嶽飛繼續說道,“再給文遠一封信。
如果我估計沒錯,蔡瑁一定以為我們的主力在這裡,趁機攻打荊襄古道。
讓文遠多堅持一會兒;若敵人真有所行動且文遠難以招架,可率軍撤離。”
荀攸迅速執筆,寫了兩封信並立即派遣信鴿送去。
第一封信被張遼最先收到。
不到一個時辰,他在荊襄古道收到了嶽飛的信件。
張遼看了之後沉默了一會兒,隨即一笑,“元帥,你未免太低估張文遠了!”
“騎兵的任務是衝鋒,從未聽說過下馬防禦!”
張遼內心湧起一陣解放之感,看著眼前的古道,熱血沸騰。
他非常渴望一戰,刀癢難忍!
隨後,張易也在破曉時分接到嶽飛的信,當時太陽剛剛從江邊升起,美景無比。
張易無需燭光即可閱讀此信。
他讀完後不禁笑出聲,並將信遞給身旁的劉伯溫。
劉伯溫接過信,細讀一遍後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隨即沉思。
“主公,我以為不如讓鵬舉自行決定進攻襄陽之事。
既然有機會進攻,我們不妨順水推舟。”
劉伯溫表示十分讚同嶽飛的進攻方案。
開戰首日,蔡瑁大方送上了超過三萬兵馬到張易手裡,這份“大禮”
不可不報。
“軍師放心,我絕不會坐失良機。
麻煩軍師替我回信,允許嶽飛渡過襄江圍攻襄陽,具體的作戰方式完全聽從他的安排。”
“主公英明!”
劉伯溫恭敬地回應,接著坐在一旁起草回複,由信鴿快速送往。
張易站起身,伸個懶腰:“黃祖那家夥想必昨夜沒睡好吧?”
劉伯溫答道:“偵察兵報告,黃祖把江夏縣城所有兵力都派往西陵前線,唯獨夏口的大軍按兵不動。”
黃祖的考慮確實很深謀遠慮。
其一,他認為夏口的大部隊不應輕易挪動。
其次,張易兵分兩地,他自然不能分散自己的兵力。
目前張易直接麵對的力量並不是很強,如果拚儘全力也許能把對方吃掉。
回頭再來清理失地也不遲。
萬一他調動兵力出擊,而張易撤走呢?穩重為人是關鍵。
“今天必將是一場惡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