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決定由薛仁貴、李嗣業和徐晃各帶領自己的部眾連同傷兵回返南陽宛城。
儘管三人有所猶豫,但麵對張易堅毅的目光,也隻能勉強答應。
“老典,拜托幫我出口氣。”
李嗣業臨走前騎在馬上對典韋說道。
兩人是少見的能夠力敵對方的勇士,彼此敬佩不已。
“沒問題!”
典韋用力拍打著自己的胸膛:“隻要有戰事,我典韋定會多殺幾個敵人,為你出氣!”
聽了典韋的話,李嗣業才放下了心。
三人隨即啟程,與薛仁貴一同返回。
加上傷兵在內,這次戰役使大軍驟減至四萬人左右,原本五萬兵馬隻剩三千歸來,死傷及被俘人數眾多。
而襄陽城內的劉表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派出援軍到硯山,原本是希望他們能鏟除薛仁貴,而不是去送死!如今僅三千餘人歸隊,其餘四萬多戰士不是死了就是被俘。
此時的襄陽城裡,還有戰鬥力的軍人也僅有三萬餘人。
“若是再給我一年時間,荊州必將在我手中固若金湯!”
劉表顯然不甘心承認自己的失敗,畢竟他還未能完全掌控荊州。
然而此次戰敗並不是他的錯,而是天意弄人。
蔡瑁沒心思和劉表爭論是非對錯,隻是意識到張易的大軍剛剛抵達襄陽,還沒有徹底包圍城池。
現在趁著這個時機通過地道逃走說不定還來得及。
如果再遲些,除非他會飛,不然就真的無法逃脫了!
蔡瑁對著門外示意了一番,兩名衛士立即讓開了路。
緊接著,兩個孩子出現在眼前:他們正是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和劉琮——這對晚來的孩子深受父親寵愛。
看到孩子們時,劉表終於忍不住淚如雨下,“去叫蒯良和蒯越過來!”
劉表邊哭著邊說,他已經猜到了結果——既然局勢逆轉,蒯家會選擇支持誰已無需明言。
接著他補充道,“還要叫向公。”
蔡瑁聽到這些話心裡鬆了口氣。
看來劉表已經決定投降,這對他來說反倒是解脫,因為這意味著可以趁機逃脫襄陽。
夜幕降臨之際,他要從密道悄悄離開這座城市!畢竟,大家族通常都會建好幾條逃生通道,以備不測。
“德珪,你可以走了。”
劉表揮揮手讓其離去。
他當然清楚兩個孩子是誰帶來的,對方的用意也顯而易見。
蔡瑁沒有拖延,立刻拱手告彆,並緩慢退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