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帝俊等人的覆滅警示了所有人;即便是最強者也有敗落之日。
於是當鴻鈞重新指派昊天為新任天帝時,徹底打破了人們最後的幻想。
這一章講述了天界重組之後所麵臨的挑戰及其對未來局勢發展的影響。
悟道之變
既然如此,他們還在為那天地之勢爭論不休又有何意義?顯然,這條路已行不通,至少對他們而言是絕望之路。
然而,在感悟大道之時,隱隱察覺到另一條可能之道的痕跡也是重要因素。
儘管這條道尚未有人真正掌握,但他們心中明白:自己的修行仍有繼續的可能性,不必在意那所謂的“天地趨勢”
,專修自身的悟道才是關鍵。
因此,天地之間的強者漸漸平和,從容多過於競爭,不再為了大道相爭。
頂尖神通者間的紛爭減少後,許多尋常修行者的機遇隨之湧現,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場天翻地覆的變化已經到來——
變化最為明顯的便是,經曆雷劫的多了。
修行之人再也無法逃避雷罰的考驗,不論是散修還是聖人,都要麵臨這一劫難。
這雷劫的緣由,唯有幾位至高者才明曉。
在最初階段,雷劫異常頻繁,不知多少修煉者因此魂歸黃泉,引發了不少恐慌;但隨著時光推移,人們對這種劫數的認識逐漸加深,也開始摸清其中規律。
其一是認識到,雷劫雖名為“劫”
卻不是懲罰。
它蘊含一線生機,其目的在於錘煉修者體質並提升其潛力,助修行突破瓶頸。
此外,若身負罪孽,則雷劫會更加凶險,作為對惡行的一種警示。
玄清雖不曾直接掌控這些劫數的運作,但那量天尺乃是他的寶物。
為此他頗為困惑:自己向來溫和待事不動怒,為何這量天尺卻總是那麼脾氣暴躁呢?經反複思慮,他認為這必然是上任持有者的影響,並非他本人性格所致。
在這段時間內,青雲之地中的人物也發生了相應轉變:龍女多數時間已不在該處居留,鳳凰族及麒麟族的部分成員遷至一方小型異界,但鸑鷟與麟垚並未選擇全部族人搬離此地——隻要得到允許留下便能夠保留在青雲一地的身份象征地位。
至於那位未曾明確身份的大能存在,她自始至終沒有正式封號卻誰也無法否認其崇高地位。
即便三教各有分合變化,在青雲境內兩位頂級存在似乎始終不會分離。
當一切塵埃落定時,天姬帶領人宗離開青雲。
彼時,麵對著三個即將決定新居所方位的先祖,天姬平靜問道:“你們真的決定要走了嗎?”
遂人代表答曰:“我們不能繼續打擾此處安寧,願另尋居所安頓下來。
而今既得收留之恩澤將銘記不忘。”
不久之後,大多數人氏選擇了離開,並遷移至新地點安居,之前他們就已經做好了充分規劃。
從過去到現在,人氏不願永遠依賴他族庇護——如此行為如何能讓犧牲無數的前輩瞑目?
隻有親自開創新的未來才是真正的強大之路,而不是永遠依賴庇佑生活。
因此,他們決定披荊斬棘、自主探索前程。
在洪荒這片廣袤大地上雖非完全太平,卻隻是些細微波瀾,隨意乾涉未必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