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生子當如李無憂_江山百美圖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江山百美圖 > 第28章 生子當如李無憂

第28章 生子當如李無憂(1 / 1)

就在耿烈等人私下談論之時,皇宮大內禦書房,侍中陳文錦,正與隆德皇和鎮國公也提到這裡。

“陛下,臣以為,李胤今日此舉,對於太子殿下而言,倒是好事!”

哦?此話怎講?”隆德皇聞言不由眼睛一亮。

“陛下,請恕臣萬死之罪!”

“朕與愛卿相交於潛邸,老國公更是一門忠烈,一心為國;你我三人既是君臣,也是知己,朕向來視陳愛卿如手足,朕麵前,愛卿大可知無不言,不必藏著掖著,朕恕你無罪!此間再無旁人,大膽直說,即便是直指朕的鼻子罵幾句,也是無妨。”

“多謝陛下隆恩,陛下,太子乃陛下嫡長子,陛下早立大皇子為太子,便是有立長之意,且,太子寬仁,並無失德之處。然,相比而言,裕王有丞相和皇後娘娘扶持,睿王有蘇尚書擁戴,就連祁王殿下,都有尚書令沈興元暗中支持,反觀太子,母族不彰,勢單力孤。此正為陛下所憂慮者。”陳文錦說完,看了一眼皇帝。

隆德皇麵上不由帶起一抹憂慮之色,長歎一聲道:“皇室宗親,滿朝文武,能對朕言之肺腑者,唯卿一人啊!不錯,所謂知子莫若父,朕雖未曾與諸皇子長伴,卻也深知各自秉性。太子生性雖軟弱了些,卻寬厚仁德,且能納人言,有仁主之風;裕王雖表麵恭儉淳良,卻不過是表相,實則生性貪婪,心胸狹隘,行事狠辣,實無賢主之姿。睿王天資聰穎,機智超群,善謀果斷,然心機過重,行事又過於偏激,陰狠,自恃機智,又未免自大了些。素來獨斷專行,不聽諫言,乃是為君之大忌,且,睿王體弱,朕觀他……非是久壽之相。祁王頑劣,魯莽,自私,且性格殘暴,不喜讀書隻愛征伐,小小年紀,私下縱情聲色……。唉!不讀書便不能明事理,不知行法度,更難有明辨之慧。若為君者,不能體桖民間疾苦,隻知窮兵黷武……百姓疲弊,國運豈能長久?獻王尚幼,且更是……。”

“陛下!”鎮國公和陳文錦趕緊跪下俯首於地。

“無妨,起來吧!朕信得過你二人。二十年前之慘痛尤曆曆在目,一場奪嫡之爭,讓朕的手足兄弟,兵戈相向……隱太子和齊王慘死,秦王下落不明……朕每思之,尤肝膽欲裂痛心不已,也正因為此,朕才一直對青州王忍讓。如今,朕也知太子勢弱,然朕之所以扶苒兒為太子,是因為朕百年之後,太子繼位,皇室尚不至起蕭牆之禍,若到時換成老二、老三、老四繼位……朕實在難以放心。”此時的隆德皇,臉上憂愁更盛。

“陛下真乃古往今來之少有仁君!”鎮國公歎了口氣。

“陛下,臣之所以說,李胤今日之舉,對太子而言是件好事,正是此因。陛下,經今日李胤與裕王如此一鬨,臣敢斷定,李胤此人,絕非昔日表現那般木訥無能。臣如今反倒覺得他是個難得之良才。”

“哦?說來聽聽。”隆德皇來了興致。

“天然居前,獨出四聯,今日又連出數詩,再加上他那副《高山觀瀑圖》,足可見李胤文采斐然。天然居前,與魏念堂一番爭辯,使之當眾服輸,反觀李胤,不驕不躁,反以先生稱魏念堂,又當場教導諸多學子,大有為人師表之姿態,今日詩會,又以一首將進酒,將諸多學子儘數折服。嗬嗬,心思奇妙,不戰而屈人,且教化同邦,不存敝帚自珍之陋,可見此人有賢明之風。”

“嗯……聽你這麼說,那小子還真不簡單。”鎮國公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嗬嗬,何止不簡單?他可是個難得的大賢。”

“我說陳文錦,陛下麵前,你就彆賣關子了。”鎮國公捋著花白胡子,不滿的道。

“借一首蛤蟆詩,將正需詩才的陛下目光,引到耿烈身上,再擁耿烈之耿直心性,借耿烈之口,將他引到陛下耳中,讓陛下對其有所印象,複借耿烈之首,獻畫於陛下,解朝廷之難。讓陛下進而對他有所重視,如此環環相扣,滴水不漏,算儘人心,可見其智,更可見其算計之能。詩會上,不過數語,便能讓大長公主不惜重責宋家,當眾教訓諸皇子而回護與他,同樣廖廖數語,便引得裕王一步一步落入其算計之中,足可見此人善於掌控人心。”

“哈哈哈,那個臭小子還有副好膽色!裕王,大長公主,就連朕,他都敢算計!而且,這個混賬,還當眾跟皇子交惡,甚至連朕的兒媳,他居然都敢當眾贏走?你們說說,這天底下,誰有他這般潑天大的膽子?可偏偏他還贏得理直氣壯,有理有據,占著道理,朕還不能因此就處置他?著實氣人!老寧王李晟,一生恭謹,怎麼就生出了這麼個小狐狸?”隆德皇嘴上雖抱怨,但臉上卻並無半點惱怒之色。

今日詩會上一舉一動,甚至每個人都說了什麼,早就有人一字不漏的彙報給了他,他自然也知道,李胤跟裕王做賭的起因,過程和結果。甚至此時已經去了龍門學院的裕王妃身邊,都已經有他這個皇帝,親自派去的人在暗中保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你們都知道未來? 舊愛新情 炮灰皇子無限回檔,氣哭皇帝 沒錢修什麼仙? 被迫捉鬼營業後,我被大佬強寵了 電子女友,我選了三千歲的美嬌姨 鬥羅V:退婚你提的,我走後你哭什麼? 手撕僵屍,玄學大佬成頂流護身符 被逼為妾?轉身踹渣男,登後位! 二次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