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黃懷仁(黃章華的二兒子)一直想起他媳婦的話:老爺子對你表哥也太好了,感覺家業都要分他一份。
自己心裡也是有點懷疑的,祖父對表哥的愛超越家裡所有後輩。
現在想來也無可厚非。姑母死的早,他有父親跟沒有一樣,祖父對他多憐惜些而已。
再說了三條命參一股,千值萬值,憑自己的本事根本不能重振家業。
現在又看到家族振興的曙光。自己也很歡喜。
爺爺現在就是想報答救命之恩,正常人的表現。
不過他一慣對表哥真誠,以前在港城一直心心念念的。甚至臨死都非要回來見最後一麵。
不過倒是歪打正著,救了他老人家一命,冥冥中自有天意。祖父命不該絕!
“我不管那些,你媽留下那點東西還剩多少?我們也不要你拿多少錢出來。
小瑤瑤救了我們三代人就當乾股,每年分一成利給你們。”
老爺子直接把話喊明,這是發現沈辭怎麼都不同意分成,耍賴了。
黃家其他人也附和同意。“沈辭你們就同意嘛!讓我們家也心安。”
“就是,就是……”
沈辭心中充滿了無奈,這簡直就是強行塞錢給自己家!不報救命之恩,他們是誓不罷休啊!!
沈夢瑤倒是敏銳地抓住了一個重點,他們竟然要開針織廠。
要知道,針織行業在九十年代後,大規模地衰敗了。最多也不過再有十年的時間。當然,後期也許會保留一些,但是以黃家的實力,也隻能是艱難地苟延殘喘罷了。
眼下,黃家有現成的銷售渠道和核心技術,這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然而,十年後,他們就將麵臨著換行,重新尋找一個新的賽道。到那時,將會錯失多少大好的機會啊!
國家正值百廢待興之際,如今基本上沒有同行業的競爭,國家還有大把的有利政策。
十年後,各行各業都如那雨後春筍般,噌噌地往外冒,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機會自然也不會少。
但是,就如同食物一樣,你得在對的季節品嘗。比如螃蟹,始終是十月吃最為肥美、味鮮。
做生意也是如此,一定要選對時機。
沈夢瑤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卻又擔心黃家有什麼特殊的規矩。
沈辭看著閨女欲言又止的模樣,深知她的經曆,或許這筆生意會有什麼不妥之處。又或者他們家給自己股份會有什麼不妥。這個時候,他實在不好直接問閨女。
想到自己家原本計劃修建商品房,這是閨女根據後世發展前景提出來的。
後來由於資金不足才改變了計劃。他順著這個思路,心想:閨女說的肯定不會錯。他想把話題和生意路線稍作改變。
於是,他帶著些許不確定,試探性地問道:“外公,你們難道隻做針織這一行嗎?”
“你有什麼想法?”黃耀祖聽外孫這話好像還有其他主意。
“我們一家人原來打算修商品房賣,而且已經做好了市場調查。但是在資金上被難住。
當時瑤瑤機緣巧合喜歡上了學醫。而且她能製出人參丸,效果還極好,我們覺得她天賦異稟,學醫絕對能成。”
“所以才轉頭乾藥材。”
“我覺得商品房很有前景,要不明天把調查表拿給你們看看。”
黃家幾位大佬商場打拚多年,不用想都聽出來了,他不看好針織這一塊。
“那你先給我們講講你的調查結果。”
黃老爺對此興趣盎然,自己那外孫,打小就對生意提不起興致,如今竟然破天荒地認真做起了調查報告。
他現在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究竟如何?靠不靠譜?值不值得投資?
這可難不倒沈辭,他將現今京城的人口數量、住房狀況,包括國家單位不再分房給個人等情況,一一道來。
“你們想想,京城可是國家的政治中心,住房都緊張到如此地步,那其他地方又會怎樣呢?”
沈夢瑤娘倆全都知道,倒是沒什麼反應。
可老黃家的幾位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眼睛亮了又亮,發現了新投資方向。
倒不是他們不了解這些情況,而是自從回來後,不是養傷就是養病,根本沒有時間去深入探究,再加上他們也沒想過要往這方麵去了解。
被沈辭這麼一分析,大家都覺得:
這個項目會很有前景,操作得好,發展順利,他們甚至可以向外省進軍了,肯定不會錯的。”
“你們是生意人,要隨時了解時事政治,你們應該清楚,南邊現在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覺得咱們家應該緊緊抓住這個機會。”
沈辭也不管彆人心裡怎麼想,劈裡啪啦地講完自己的想法後,就靜靜地看著他們,等待他們的意見。
黃老爺子沉吟不語,沈辭的話在他腦子裡盤旋。無疑是個好的不能再好的項目。
不過就是自己家沒做過這一行,得重新去熟悉,學習,這倒也不是個事,有錢可以從建樓好的國家請專家來指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