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老君山前說陰陽 儒道兩家循易綱_八字奇緣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八字奇緣 > 第五十八章老君山前說陰陽 儒道兩家循易綱

第五十八章老君山前說陰陽 儒道兩家循易綱(2 / 2)

寡婦說罷伸手拿過來剛才在破殿前買來的水,喝了一口。然後又道;“說來人欲修行成仙,企求長生不老,也就道家是這樣認為的,世界上所有的教派都認為人有生必死,而死後或入天堂,或下地獄,唯獨道家認為人可以修煉成仙,長生不老。那麼這種思想來源於何處呢?來源於《周易》,易經是東方人文思想的開源思想,是百家思想的源頭,那麼為什麼唯獨道家認為隻要‘尊道貴德’自然‘仙道貴生’呢?這是因為周易的思想來源於數術學中的陰陽學說,而陰陽學說的產生來源於人類認識世界之始的二元天地論,既陰陽論,天地論,人神論,君臣論,善惡論。這種思想是甲點至乙點直線運動論與甲點至乙點周轉軌道論的鼻祖,陰陽論認為自然界相關聯的事物和現象對立存在,陰陽雙方是對立消長、互斥互合,相互轉化,相互作用的,這些作用維持著自然界的正常變化。這種思想本身而言是科學的,是古代唯物思想的開源理論。道家正是基於這種思想而產生的道家學說。但是周易的思想源泉來自於上古人類對天象的認識,產生於人類初蒙時期。當時的人類人文思想是起源於今天我們所謂的“二元論”思想,當時的人類認為人的‘意識’可以脫離‘物質’結構本身,意識形態是先於物質結構而獨立存在的,所以周易的思想起源於唯心論,是早期人類初蒙時期的自然意識形態,認為世界就是陰陽兩極,天地兩存,神人共存的世界,世界是神造世界。皇帝是天遣來使,是上天安排管理下界眾生的,下民注定就應聽命於上天的安排。

然而,後期的道家理論體係自漢代以後形成了大的轉變,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意識存在於物質之後,物質結構是由陰陽兩種形式互為轉換的主體,而物質結構中蘊藏著五種物質,五種物質結構又互斥互生,進而形成了陰陽論與五行論。這種思想理論體係是古代東方立體化論證物質存在的樸素唯物論思想的起源。

道家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中存在陰陽兩性,暨太極變化,陰陽互換,提倡‘兩性雙養’,遵循物質結構中五行互斥互生的基本原則,所以道家的思想形成平民化的思潮,道家的思想重視民化的發展,提倡人人平等的民眾思想,所以道家意思上有‘皇帝輪流坐,明天到我家’的思想。可想而知,這種思想是不被統治者看好的,道家受到了皇帝的打壓,於是道家的趨神化重仙道思想在漢代中期形成芻形,這種背離皇統思想的意識形態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被上層建築接受的。

自然而然道家思想被統治者驅出上層建築領域,流入層,既而漸漸遁入山林,也就有今天的老君山了。

道家思想被驅逐出上層建築,取而代之的則是同祖同宗,同出一脈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同樣尊崇陰陽合同論,同樣認為世間是意識與物質的,但是儒家認為,意識形態是決定物質結構的屬性的,也就是說,神,天,上天是主宰萬物萬民的主體,地上的皇帝是天上的皇帝派來的,是派來治理國家與民眾的,故有世界有天地,物質有陰陽,人分男人,國分君臣,家分父子,兩性分夫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切遵循綱常,暨儒家認為的自然法則,這就是儒家思想中的綱常法則,這種思想當然是統治者所需要的,自然就有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上層建築的思想。這樣的思想體係自然是皇家非常願意接受的,理所當然的不能道家的物質基礎決定意思形態的思想體係。

自秦朝之後,中國的思想界就停滯在春秋戰國時期了;以秦朝為分水嶺,之後的二千多年古代中國的思想界一直停留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周易思想時期,幾乎沒有大的變化。為什麼這樣說呢?

原因很簡單,戰國時期形成的儒道思想進入了上層建築,成為了古代統治者治理天下的理論工具。道家首先進入統治者的視線範圍內。漢代早期的統治者是道家的信奉者,利用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統治下層民眾,為秦朝苛政結束之後的人民修養生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道家的思想是有兩麵性的,道家的物質基礎決定意思形態的思想體係存在著矛盾性,因為其表層思想又遵循著意思決定物質的思維基礎,但是實質思想卻又是物質決定意思的唯物論的思想體係,這種矛盾的思想也反映了古代中國思想體係的亂象,這種矛盾的思想自然不會被皇家認可。道家被逐出上層建築後就分列成錯綜複雜的雜學派係,各派林立,大部分步入反動的思想體係之中去了。後期的道家甚至成了反抗政府的主要思想來源。

自董仲舒之後古代中國的人文思想界出現了儒道混雜的意思形態,而道家逐步退出上層建築或進入民間,或遁入山林,而儒家思想逐步形成為古代中國人的正統思想,思想是左右行動的力量源泉。思想左右行動,於是古代中國的思想意識形成了本土化的皇家儒家思想與平民化的道家思想。

至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傳入中國,佛教文化產生的年代與儒道思想產生的年代基本相同,是兩個不同地域的同時期的產物。但是佛教文化傳入古代中國要晚,佛教的思想源泉與儒道兩家基本上一致。佛教認為‘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的一種無形‘人格’,是大智、大悲、大喜、大能無量全能的一種人格力量,‘佛’是陰陽同體的,歸宿於人類就是一陰陽合同的無限能力。與儒道的陰陽論雖然語法結構不同,但其實質同樸,所以自佛教文化傳入古代中國之後,很快被人們所接受,上至帝統下至百姓。佛教講‘空悟’論,佛教認為欲成‘覺悟’之人,首先空悟自身。世界上任何教派都有自己的禁錮思想,沒有禁錮思想的教派是無法形成一種意識形態的,佛教文化也是如此;佛教文化的空悟思想,是古代中國人逆來順受思想的源泉,當然是古代統治者非常願意看到和接受的。所以唐朝時期倍受統治者青睞,大力倡導,普及眾生。

二毛呀,為什麼不厭其煩給你講這些道理呢?因為要想學好命理學,必須了解思想哲學,因為命理學就是產生於哲學,是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部分,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範疇。命理學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類似於西方的心理學,並與西方的心理學屬於同時代產物,隻是文化背景不同,產生的產品也不同而已,但是其本質趨同,都是在尋找人性的弱點與優秀本質。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而命理學的研究方向是探索與研究人的生命體征與心理體征在自然狀態下受自然影響的自然現象與自然規律的一門學問。命理學縱向於探索人們的實際行為的變化規律,對心理趨向性的研究落後於西方心理學,而對人的形為變化規律的研究要高於心理學。

西方的心理學產生於公元前三世紀,東方的命理學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要早於西方心理學產生的年代。心理學與命理學一樣,同樣歸屬於哲學的範疇之內,心理學從產生到發展成一門獨立的學問,經曆二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上世紀七十年代未才真正的從哲學體係中分離出來,成為世界上一門獨立的學科,並被世界文化思想界所接受。

但是,東方的命理學可沒有西方的心理學那樣的命運,東方的命理學可謂是命運多舛。古代命理學自產生以來,多次受到打壓,原因是命理學中自古代遺留下來的不科學的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糟粕沒有剔除掉,而且這些迷信的毫無根據的偽科學成份仍然處在持續發酵的過程中,隻有徹底的剔除掉這些不科學的迷信的東西,命理學才能如同西方的心理學一樣擺脫哲學社會科學的範疇,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

二毛呀,先講到這裡,待會我給你講什麼是數術學與命理學,以及數術學與命理學產生的年代與關係。”

說罷娘倆站起身來繼續往山上走去。

老君山前說陰陽,

儒道兩家循易綱。

道可道兮非常道,

禮治德治人治倡。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聽懂獸語後,我帶毛茸茸為國爭光 頂A校草的陰鬱beta室友 開局兩間破瓦房(美食) 換親嫁給老皇帝,我卻攀上太子爺 後來,無關風月無關你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資陸長生 餘情溫存 穿越之鳳舞武道:庶女崛起 被偏執將軍一見鐘情後 全京城都找攝政王妃打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