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施主,今天又送米糧來了啊!”,小沙彌笑著熟絡的和江采年打著招呼。
這段時間這位江施主基本上天天都會往山上送一些東西,不是日用的米糧就是僧人們能用的日常物品。
哪怕是檀香這種貴重之物也送來了不少,甚至連蒲團都給大家換了一遍。
寺內的僧人們都說這位江施主是良善之輩,昨天才剛被智光大師收為在家修行的居士弟子。
當然了,代價則是萬兩白銀。
江采年指揮著挑夫朝寺廟內搬運著東西,回頭笑著朝這小沙彌點點頭。
“勇仁小師父好啊,今天早課做了嗎?”
“已經做了呢,待會兒掃完地就要去聽講了。”
“嗯,可得用功點。”
“知道啦!”
看著蹦蹦跳跳的小沙彌,江采年溫和的笑了笑。
不提其他方麵,其實在普度寺內生活看起來也蠻不錯的,生活無憂、與世無爭,平和寧靜的環境讓人放鬆。
但一想到這些讓人舒服的環境,是挑夫肩上那些米糧換來的,又讓江采年失去了對這份美好的向往。
不事生產,不做勞動,隻用所謂的信仰,便可以收取天下信徒的供奉,甚至連當地百姓都要向普度寺上交米糧。
美其名曰為捐贈,實則不就是稅收嘛!
這種建立在剝削他人,建立在泡影當中的美好,又如何讓人能真正感到舒坦呢?
把送來的米糧都安置好後,江采年這才動身朝普度寺內院方向走去,他還要去拜見那位自己的便宜師父呢。
也就是一直在外院負責向百姓講經的智光大師,很可能是絕魂刀的親弟弟。
關於拜師智光大師成為對方居士弟子這件事情,在錢財到位之後其實還是非常順利的。
在江采年說明來意後,慧明這位和尚連忙保證沒有任何問題,畢竟那些白花花的銀票足以證明了這位江施主那虔誠的禮佛之心。
而對於收納江采年這位居士弟子,智光大師也表示沒有問題,因為他在普度寺內乾的就是這活兒。
一般來說在外院負責講經的普度寺和尚,都要負責接納招收這些“虔誠”的居士弟子的,畢竟人家雖然因為現實中的瑣事無法出家為僧,但不代表人家沒有慧根嘛。
而且說實話,這些居士弟子要真想出家為僧的話,普度寺還得考慮考慮到底要不要收呢。
畢竟沒了錢,慧根可能也要消失不見了。
所以當江采年開口表示想拜師智光大師的時候,普度寺的僧人們並沒有覺得有任何問題,因為許多捐了錢的居士都像江采年一樣,想在普度寺內掛了名頭。
哪怕不是一個正式的弟子,好歹也是一位智字輩大師的居士弟子啊。
其實就和武俠中的少林寺外門弟子一個意思!
“弟子拜見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