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泉山的茂密山林間,秦龍、潘美玉和譚大柱拖著滿載鬆露的爬犁,艱難卻堅定地前行著。
大白和大黃歡快地在周圍奔跑穿梭,時不時停下來,警惕地觀察著四周,仿佛在為隊伍保駕護航。
此時,夕陽的餘暉透過層層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為他們勾勒出一幅充滿艱辛與希望的畫麵。
潘美玉麵色疲憊,發絲淩亂地貼在臉頰上,但她的眼神中卻透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溫柔。
她看向秦龍,由衷地感慨道:
“龍哥,這次要不是你當機立斷,帶著我們成功采集到鬆露,又在遇到野豬時護著大家,還有譚大叔經驗豐富,以及大白和大黃的幫忙,我真不敢想象咱們會怎樣。這次經曆,我這輩子都忘不了。”
秦龍微笑著,伸手輕輕捋了捋潘美玉被風吹亂的頭發,柔聲道:
“美玉,咱們是一起麵對困難的夥伴,不用這麼客氣。而且,這些鬆露對咱們食品廠太重要了,有了它們,野烏雞養生滋補湯才能順利生產,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
譚大柱扛著獵槍,雖然同樣滿臉倦容,但眼神中透著欣慰。
他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這鬆露可是寶貝,希望能給你們的廠子帶來好運,讓它更上一層樓。”
“這次在山裡,我也看到了你們的勇氣和毅力,未來肯定能做出一番大事業。”
一路上,他們回想起在山林中遭遇野豬的驚險場景,仍心有餘悸。
當時,野豬瘋狂地朝著他們衝來,秦龍臨危不亂,勇敢戰鬥。
最終,成功製服野豬,卻也在這場戰鬥中消耗了大量的體力。
回到村子時,夜幕已經悄然降臨。
村裡的燈光星星點點,宛如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這一晚,秦龍和潘美玉好好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秦龍和潘美玉起了早床。
秦龍開著載著鬆露的三輪摩托車,帶著潘美玉趕往興隆食品廠。
儘管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驅散夜晚的涼意,但秦龍和潘美玉便匆匆趕到興隆食品廠。
此時的工廠,在晨曦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寧靜,仿佛在等待著一場新的變革。
他們徑直來到生產車間,對生產線進行全麵細致的檢查和調試。
秦龍手持工具,仔細檢查每一台設備的關鍵部位,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問題的細節。
潘美玉則在一旁認真記錄著設備的運行情況,一旦發現異常,便及時提醒秦龍。
他們的配合默契十足,仿佛多年的老搭檔。
在檢查到熬製滋補湯的特製大鍋時,秦龍發現加熱裝置的溫度控製有些不穩定。
他皺起眉頭,立即叫來廠裡的維修師傅,一起研究解決方案。
經過一番緊張的調試和維修,最終確保了溫度能夠精準控製,為後續的熬製工作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秦龍召集了廠裡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在工廠的會議室裡召開了一場簡短而重要的會議。
會議室裡,大家圍坐在一起,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
秦龍站在眾人麵前,神情嚴肅而堅定。
他的聲音洪亮有力,回蕩在整個會議室:
“大家都清楚,我們即將生產的野烏雞養生滋補湯,是我們廠邁向新高度的關鍵產品。這次的原材料,尤其是鬆露,得來極為不易。”
“我們在山裡曆經艱辛,才采集到這些珍貴的鬆露。所以,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嚴格把控每一個生產環節的質量,將最優質的產品推向市場,不辜負大家的努力,也不辜負消費者的期待。”
工人們紛紛點頭,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秦龍的信任和對新產品的期待。
技術人員們則小聲討論著生產過程中的技術要點,每個人都在為即將開始的生產做著最後的準備。
在秦龍的指揮下,生產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一隻隻精心挑選的野烏雞被送進屠宰車間,工人們熟練地進行宰殺和清洗,每一個動作都乾淨利落,確保野烏雞的肉質不受絲毫汙染。
隨後,野烏雞被運往加工車間,與各種精心調配的中藥材、新鮮的野烏雞蛋以及珍貴的鬆露一起,被放入特製的大鍋中。
隨著溫度的升高,鍋裡的食材開始慢慢燉煮,濃鬱的香氣逐漸彌漫開來。
工人們穿梭在各個崗位之間,密切關注著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因為他們知道,這一鍋滋補湯,不僅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更承載著工廠的未來和希望。
就在秦龍全身心投入生產工作時,大商人張德聰和他的秘書老婆陳雯來到了龍泉村。
張德聰身著筆挺的西裝,皮鞋擦得鋥亮,舉手投足間儘顯商場精英的風範。
陳雯則穿著一身乾練的職業裝,妝容精致,眼神中透著精明與乾練。
張德聰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憑借著敏銳的商業嗅覺和果斷的決策力,積累了豐厚的財富。
他對秦龍的野烏雞和野烏雞蛋一直格外關注,認為這些優質的農產品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潛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