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嗚!”
一場鞭策足足持續了半個時辰,朱棣一瘸一拐,朱瞻基滿臉腳印,朱元璋?神清氣爽!
“江小子!之後的事情呢?”
朱元璋走過來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追問道之後的事情,畢竟剛剛主要是說的太監王振!
聽聞此言,朱棣等人也圍了過來,想知道朱祁鎮這個小王八蛋還做了些什麼?
江塵見狀給朱棣爺仨投去了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緊接著就說道:“那我們書接上回,朱祁鎮本身就崇拜四哥和瞻基這樣的馬上天子,自己也想做一個有武功在身的帝王。
加上王振這個太監也好大喜功想表現自己,於是就攛掇吹捧著朱祁鎮禦駕親征!
二人一拍即合,兩個不懂戰爭的人不顧群臣的反對,糧草都沒有準備完畢就親率大軍倉促出發。
此時北方正值雨季,連日風雨不停,道路非常泥濘,大軍還未到達大同,就已經出現餓死、凍傷的士兵。
麵對這些情況,太監王振既不分析尋求改善,也沒有表現出撤退的意願,反而像是驅趕著牲口督促大軍行進。
兵部尚書鄺埜和戶部尚書王佐屢次上章請求回撤,王振非但否決,而且還罰他們跪在草地上,直到天黑才讓攙扶。成國公朱勇向王振“奏”事,需“膝行向前”。
連王振的親信、隨軍欽天監正彭德清也對王振說:“天象示警,不能再往前了,否則陷聖於草莽,誰來負責呀?”王振卻兩眼蒙蔽,看不清現實,繼續督促行軍。
八月初二,大軍駐大同。鎮守太監郭敬密告王振,諸軍在大同不敵北元軍隊,招致慘敗。
突然又降臨大雨,致使人心惶恐。因此,王振開始驚慌撤退,撤出大同。
王振想從紫荊關退兵,讓朱祁鎮到他的家鄉蔚州今河北省蔚縣經過,長長臉麵光宗耀祖。
但是他又想到,這麼龐大的軍隊經過他的家鄉,恐怕會對收割在望的糧食造成巨大的損失,況且未交戰就撤回,皇帝也不會有很高的興致。
於是他不顧大軍已經向南走了四十公裡的事實,命令隊伍折回東北,重新回到宣府,由出征之路返回。
大郭登、曹鼐、張益等人急忙勸阻表示已經臨近城池,不應該在宣府受威脅的情況下折往北路去冒險。但專注於個人威勢的王振對這勸告依然不聞不聽,一意孤行。
大軍迂回周折,耽擱了數天寶貴的光陰,直到八月初十日,才到達宣府。這麼長的時間給了“也先”充足的追擊時間。
明軍進入宣府之日,“也先”命“伯顏帖木兒”率領一支追兵到了宣府東南、距宣府僅60裡的雞鳴山,堵在了明軍前進的道路之上。
也先親率大軍緊追而來,形成對明軍的夾擊之勢。朱祁鎮和王振一麵派出部隊迎擊瓦剌,一麵慌忙南繞。
恭順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受命斷後拒敵,迎戰也先騎兵,結果大敗,士兵死傷大半,兄弟二人雙雙戰死。
朱祁鎮又命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三萬兵前往支援。
結果朱勇把部隊直接領入了蒙古人的包圍圈,三萬騎兵被殺掠殆儘,朱勇和薛綬本人也成了刀下鬼。
駐軍雞鳴山的伯顏鐵木兒得知後,假裝不敵前來迎擊的明軍故意北撤,以誘使朱祁鎮和王振進入更深的圈套。
八月十三日,朱祁鎮到達土木堡。此時天色尚早,距離防禦設施比較完備的懷來縣城僅20裡路,隨行的文武大臣都勸說皇帝入住懷來城歇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