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定睛一瞧,此時場景恰和梁青娥說的一般無二。
賣蒸餅的小婦人和賣炊餅的老婦人,正圍坐在案板邊,說笑包著餛飩。
扭頭看到自個三人,這幾人非但不尷尬難堪,反倒一臉譏諷坦然。
顯然,他們並不擔憂梁青娥幾人拆穿他們的謊話。
“娘,怪不得你寧願把銅子與了看大門的大叔,都不願買塊炊餅,便宜那三人呐!”林大熊若有所悟。
梁青娥當然不是怕便宜這仨人,她之所以不同這仨人打聽,乃是因為有句話,叫做“同行是冤家。”
人生地不熟,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何況他們隻不過是一窮二白的泥腿子,身上絲毫沒有能讓旁人忌憚的東西。
她怕這仨人坑了她,她還給他們數錢呐。
當然,守倉房老漢的話,她也沒有全信,不過是相比之下,可信度更高些而已。
“娘,既打探清楚,咱們現在回家嗎。”
倆人都餓的不行,都想著趕緊回家吃飯。
梁青娥看一眼身後不遠處平靜寬闊的紅河,道:“不急。”
三人找了處離碼頭不遠的大樹,躲樹蔭下乘涼。
三月下旬的天氣,大日頭底下,已經有幾分悶熱。
大約一刻鐘後,一艘貨船緩緩停靠,甲板上,有船員大聲吆喝各商號的管事夥計上前搬貨。
力夫們蜂擁而起,隨著商號管事,入船艙搬貨,挑夫們排著隊,一個個等在碼頭上………
船上的東西卸下運走,碼頭管事打開倉庫,用雨布包裹捆紮好的貨物,再由力夫和挑夫,分貨物種類大小,分批次搬運上船。
待貨船完成補給,重新裝運完貨物,緩緩啟航後,天已經過了正午。
力夫和挑夫這會兒拿著結算的工錢,拖著疲累的身體一步步往食攤走去。
梁青娥讓二人等在樹下,她混在力夫後邊,跟著去了食攤。
她耳邊聽著這些人要炊餅、要蒸餅,要餛飩……
又聽攤主吆喝銀錢數目,心裡一一記下。
“大娘,今兒有熱水嗎。”
有人買了兩個炊餅,嫌乾嚼太乾,希望攤主能給一碗熱水解解渴。
老婦人忙著收銀錢,頭也不抬,道:“來晚了,熱水都讓人討完了,明兒來早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