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喜心和於金寶此次登門,一是送生辰壽禮,二是送端午節禮。
梁青娥見二人帶來的那刀肉足有三斤多,略做思索後,親自下廚,決定做醬蛋燒肉。
雞蛋煮上十來顆,再把曬乾的菌子泡發了,最後把肥厚相間的五花肉,切成薄片。
梁青娥腰係遮水裙,吆喝秦蘭花燒火,圍著灶台,開始忙碌起來。
鍋很快燒乾,鍋底拿葷油浸潤,五花肉倒進去煸炒,直炒到滋滋冒油,肉片金黃時,再放入醬,和家裡能湊齊的調料。
這會兒功夫,整個小院都籠罩在濃鬱葷香中,梁青娥接過林喜心拿竹簽紮孔的白嫩雞蛋,一股腦都倒進了鍋裡。
大毛妮和二毛妮把菌菇清洗乾淨,略控水後,也送進灶房,梁青娥順手接過來,同樣倒進鍋裡。
一番翻炒後,不管是雞蛋還是各種菌子,都同肉片一樣,滿染濃鬱醬汁……
待又是一番加水燉煮收汁後,小半鍋色香俱佳的醬蛋燒肉,就做好了。
在這期間,林喜心擀了三團二合麵,豆麵和細白麵摻和擀成的麵條略微泛黃,麥香豆香濃鬱。
醬燒肉盛到粗陶盆中,鍋裡重新添了大半鍋水。
鍋開水滾後,麵條抖落開,拋入鍋中,很快,麵條翻滾中,麵湯變得濃白。
一碗碗麵條盛出來,擺放在灶台上,梁青娥舀一勺肉稍多的澆頭,淋到麵上,又夾起一顆吸飽了湯汁的紅亮雞蛋,臥在了麵條上。
“喜心,把這碗麵,端去給你大嫂,今兒午飯吃的晚些,你大嫂該餓壞了。”
林喜心抽雙筷子,笑道:“娘待大嫂真好。”
梁青娥笑笑,沒說話,繼續一勺勺往麵條上放澆頭。
不知想到什麼,她動作一頓,麻利地從陶盆裡撈出一大海碗的醬燒肉,放進了櫥櫃裡。
秦蘭花坐在灶塘前,見婆婆藏了一大海碗肉,隻當是特意給陳秋蓮留的晚食,心裡十分不滿。
見於金寶和自家男人推讓著來灶房端飯,忙故作詫異道:“娘把好大一碗肉放櫥櫃裡作甚。”
梁青娥白了她一眼,道:“你當誰都和你似的,慣愛吃獨食。”
她往於金寶端起的那碗麵上,又添一勺醬燒肉,狀似解釋道:“那碗肉菜是給你們大哥、二哥、二嫂留的,他們去碼頭忙活食攤生意,辛苦的很。”
於金寶上回來,就聽到嶽家在紅河碼頭擺攤賣吃食,隻他向來不是愛打聽事的性子,又怕犯了嶽家的忌諱,故也沒細問。
這會兒聽到嶽母提起三人擺攤辛苦,也忙跟著讚幾人踏實肯乾。
一頓飯吃的賓主儘歡,家裡吃肉的時候不多,連小小的四壯,都吃的滿嘴油,揉著圓滾滾的小肚子,意猶未儘吧唧小嘴。
吃過飯,眾人又說一會兒話,林喜心和於金寶又逗弄一會剛醒來的五壯和樂寶,二人方告辭離去。
送走閨女姑爺,大毛妮和二毛妮就圍到梁青娥身旁,捧著手裡的翠綠發帶。
滿臉歡喜,道:“阿奶,小姑送我們的,好不好看。”
梁青娥瞅瞅發帶,又瞅瞅二人有些散亂的頭發,笑道:“好看是好看,隻你倆頭發亂糟糟的,去拿梳子來。”
倆姑娘聽見拿梳子,忙飛快去房裡,拿出一把小木梳。
梁青娥細細打量大毛妮和二毛妮,倆姑娘一個十一,一個九歲,大毛妮生的靦腆溫柔,細眉清眸。
二毛妮更活泛些,性子也潑辣,眉眼靈動,瞧著就機敏。
她揉揉略微酸脹的腰,心裡暗道,孫輩都這麼大了,她能不老嗎。
把倆姑娘胡亂綁的辮子打散,重新梳理整齊,梁青娥沉吟了會,給倆姑娘梳了個雙丫髻。
好在發帶夠長,一根發帶纏繞兩個小發髻,又在發髻後係上兩個小小的蝴蝶結,瞧著十分活潑可愛。
大毛妮二毛妮看著對方的發髻,又十分小心摸摸自己的小發包,眼裡滿是歡喜,衝著梁青娥真誠誇讚。
“阿奶,你梳出來的頭發真好看,村裡誰家的阿奶都不如阿奶你會梳頭發。”
秦蘭花正在攪拌豬食,聞言翻了個白眼。
村裡那些阿奶都拎得清,知道丫頭片子養來無用,人都可著勁疼孫子,再沒哪個糊塗老太太,會想不開寵著乾吃白飯的賠錢貨。
她瞅著大毛妮二毛妮頭上順滑泛光的翠色發帶,心裡不禁又埋怨起林喜心。
隻覺得小姑子不愧是婆婆親生的,娘倆一樣的糊塗人。
大毛妮和二毛妮兀自高興,先是進房同老娘顯擺炫耀一番,又回房拿了針線簍子,就要去老宅找萍萍和小丫學針線。
梁青娥聽說二人去老宅,也不點破她倆的小心思,隻把於金寶和林喜心今兒帶來的糕點拿出兩包。
交待道:“帶去給你們太爺太奶,就說姑姑和姑父捎來的,讓他們留著吃吧。”
倆姑娘拿著糕點,歡歡喜喜出了門。
秦蘭花見梁青娥又去柴房,一臉的欲言又止,忍了忍,終究出口:“娘,明兒就進五月了,今年端午節,您老看咱們啥時候回娘家合適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