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勿要悲喜過度,於龍體康健不利!”
“太子殿下,張大人身體頗為健碩,並無病傷,還請放心!”
眾人見朱慈炯情緒激動,又哭又笑的,趕緊紛紛出言勸慰。
“臣張煌言,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剛才所說之言,到底是何意?為何微臣對那絕命詩,有種奇怪的熟悉感。”
眾人紛亂了一番,一麵對沉穩的太子有如此奇異表現而心驚,一麵不斷地勸慰。
良久之後,還是朱慈炯自己調整好了情緒,這才牽著張煌言的手,領著眾人進了內堂。
眾人分賓主落座,朱慈炯高坐主位,張煌言於主賓位落座,羅倫、葉玄著、李時茂陪坐在側。
那兩位年輕人,一位是張煌言親子張萬琪,另一位是他的外甥朱湘玉,則是坐在最下首。
朱慈炯見眾人均已入座,他的情緒也平穩很多,這才再次開口:
“本王乍見蒼水公,情緒有些許失控,還請勿要見笑,勿要怪罪。”
“本王剛才所言,乃太祖爺洪武大帝,帶我見的未來一角;可惜天機莫測,隻見少許大事片段,太祖爺也不能再次出現。”
“那絕命詩,乃是蒼水公5年後被建奴偷襲所執,英勇就義時所留!”
“屆時,羅愛卿和一個叫楊冠玉少年,也不畏生死,陪著蒼水公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同被建奴殺害。”
“你等三人,被葬於杭州西湖,受世人敬仰祭奠;蒼水公被後世之人,和宋嶽飛嶽武穆、明於謙於忠肅並稱為西湖三傑。”
“最為可惡可恨的是,下賤至極的韃子,竟在殺害蒼水公前,殺害了董夫人和萬琪公子!”
朱慈炯語氣肅穆莊重,臉色則是沉痛萬分,說出了將來之事。
眾人聽聞之後,卻再也忍受不住,紛紛悲戚不已,落淚不止。
“蒼水公偉哉雄哉,不負此生,但蒼水公也太苦矣!”
羅倫滿眼敬佩,亦為其悲傷,絲毫不在意他自己的死亡。
眾人也紛紛點頭,是啊,張蒼水是太苦了。
“哈哈哈,大丈夫死得其所,老夫總算是未辜負大明!”
“隻是,苦了我那夫人,還有琪兒你了!”
張煌言聞言之後,對於自己的死亡毫不在意,但卻憐惜的看向了他的獨子張萬琪。
他的一生,從未愧對國家民族絲毫,卻實實在在虧待了他家夫人獨子一生,不能不深感痛惜。
張煌言完全相信朱慈炯所述都是真的,這些內容編不出來!而且朱慈炯確實沒編,說的全是真實曆史。
朱慈炯察言觀色,見現場氛圍有些凝滯低落,略微思索一番,繼續猛烈輸出。
不過,這次所說的內容,他沒有實話實說,略做了一些“加工”:
“挺身赴難,舍己為國,雖困猶鬥,九死未悔者;自丙戌至甲辰,蓋十九年矣,煌言死而明亡。”
“這是太祖爺洪武大帝,縱觀自先皇於煤山自縊,至蒼水公為國犧牲的19年曆史,對大明的結語,對蒼水公的誇讚。”
“太祖爺說,煌言在則大明存;煌言去了,大明也如一縷煙塵,湮滅於漫長曆史長河中。”
“太祖爺還說了,煌言對大明之赤誠,天日可表也!讓本王在複興大明事業上,多多仰賴蒼水公!”
朱慈炯投下了一顆震撼彈,然後停下話頭,讓眾人消化。
眾人也都被他的話,給炸的徹底懵逼了,張煌言都不例外。
張煌言萬萬沒想到,自己的一點作為,洪武大帝竟都知道了,竟給了自己如此高的評價。
自己的印象中,洪武大帝英明神武,對待老百姓是幾千年來最好的皇帝,但對大臣卻嘎嘎亂殺的。
太祖爺的目光,竟穿透了近300年,給了自己一個大大的讚;這待遇,放誰身上,都得瘋狂啊。
“嗚嗚嗚,太、太祖爺英明,煌言何其有幸,竟的如此讚揚!”
“煌言此後,必當誓死效忠於我大明太子,百死而不悔!如違此誓,天人共誅之!”
張煌言莊重起身,跪倒在地,對朱慈炯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禮。
至此,大明太子朱慈炯,扯著洪武大帝的大旗,靠著對曆史事件的了解,終於讓張煌言歸心。
“太子殿下英明,蒼水公忠義,吾等為太子殿下賀,為大明賀!”
羅倫、李時茂等人,感動萬分亦振奮萬分,紛紛拱手恭賀。
“哈哈哈,蒼水公快快請起,本王得蒼水公,如太祖爺得李善長也!我大明之複興輝煌,指日可待。”
朱慈炯快要樂瘋了,這可是張蒼水啊,終於是從了自己啊,桀桀桀。
他心裡狂喜,卻拚命控製著,免得過於失態,趕緊起身走過去,雙手攙扶起了張煌言。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是否恰當,立即奉上了一個大大的“馬屁。”
他的本意呢,是好好誇一誇張煌言的,但他太興奮了,沒注意這句話也把他自己類比做太祖爺了。
在座各位,眼神瞬間明亮閃爍起來,太子殿下是太祖的話,那麼自己等人呢?眾人的心,熾熱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