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悍將強兵,戰意難忍!_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 第110章 悍將強兵,戰意難忍!

第110章 悍將強兵,戰意難忍!(1 / 1)

公元1659年,順治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南京皇宮的奉天殿前,廣場東側的武樓內,難得的出現熙攘熱鬨的情景,一群大明軍將集聚在了這裡。

“各位將軍,太子殿下已在殿內了,現在請各位跟我進樓入座,軍事會議馬上開始。”

張飛的巨大嗓音,一如既往的轟鳴了起來,一下子將眾人的交談聲,給壓製了下去。

眾將聽聞後,紛紛整理了下軍裝鎧甲,這才跟著張飛,陸續進入了武樓之中。

而且大部分人的呼吸,不由自主的急促了些,心情也緊張激昂起來!大軍擴張之後,眾位的軍職也要往上走一走了。

“兀爾特、賈克章、楊三水、薑光軍,來來來,坐到孤王身邊來!你們這趟雷霆掃蕩,奠定了大明在江南省的深入統治,功莫大焉!”

“對了,軍隊的獎賞都發下去了吧,將士們的軍心士氣如何?還能繼續為孤征戰嗎?”

朱慈炯見到眾將入樓,立即揮手把幾位大功臣招到身邊,撫慰和關心了一番。

“回稟殿下,獎賞都已發放,將士們都感佩殿下的恩情!都嗷嗷叫著,要為殿下再立新功呢。”

“殿下,正藍旗兩千兩百人和綠營的三千人,目前已潛行過了嶽西,停駐在嶽西和英山一帶,隨時可以執行計劃。”

眾人謝恩稟告後,兀爾特和賈克章又低聲彙報,說明了五千大軍目前的所在。

朱慈炯隻是低聲囑咐了幾句,隻說之後有詳細旨意發下。

“葉玄著、羅倫、董軍、金俊,四位愛卿愈發的黝黑了!嘿嘿,練兵辛苦、勞苦功高,快快坐下。”

朱慈炯的話,讓眾軍將低聲哄笑了一陣,覺得太子對武人確實親近,不像之前的大明,視武人為賊配軍了。

“哈哈,孤王的海上蛟龍們到了,好好好!甘魔王呐,趕緊帶著馬龍將軍和羅蘊章將軍入座!”

“孤王籌劃了幾場大戰,水師不僅要承擔運兵任務,更要勇於當主角,為大明立下新功。”

“還有,甘將軍,你的家眷在南京生活還習慣嗎?孤王撥付的宅子,還滿意嗎?”

“末將謝過殿下關心,家人在一切都好,那宅子自也是極好的。”

朱慈炯言笑晏晏,對新挖來的甘輝,開了個小玩笑,並關心一番。

“金俊、李虎,你們最近表現也不錯,值得表揚,要再接再厲啊!”

“阿爾必、嶽得濟、蘇間色、對大拜、門都海,你們也彆愣著了,趕緊入座吧!你們跟著兀爾特將軍乾得很好,孤王十分滿意。”

隨著朱慈炯的這句話,剩下的兩漢五藍七名將領,也都入座了。

朱慈炯的一番開場之後,讓漢番將領都感覺親切,氛圍十分融洽。

眾位將領入座後,朱慈炯不再猶豫,立即進入了正題,開始宣布會議正式開始:

“孤王近陸續傳召諸位,都有過討論和商議!孤王經過慎重考慮後,對大明軍隊做如下調整!”

“成立大明陸軍第一師,人員一萬人,兩千人配56衝鋒槍,四千八百人用斑鳩腳銃,一百人用69火箭筒,一百人操作五輛107火箭車!另有刀盾長槍兵三千人。”

“第一師師長,由楊三水擔任;第一師政委,由羅倫擔任。”

“大明陸軍第二師,人員一萬人,兩千人配備56衝鋒槍,四千八百人用斑鳩腳銃,一百人用69火箭筒,一百人操作五輛107火箭車!另有刀盾長槍兵三千人。”

“第二師師長,由薑光軍擔任;第二師政委,由董軍擔任。”

“成立大明陸軍第三師,人員定為一萬人!已有正藍旗兩千兩百人、綠營兵三千人,孤王再把從南京綠營中挑選的四千八百人補給你們。”

“另,再給你配備五十門佛郎機小炮!紅夷大炮就不配了,影響你們長途奔襲的能力。”

“第三師師長,由兀爾特擔任;副師長,由賈克章擔任;第三師政委,由葉玄著擔任。”

“第一師和第二師,另外配備炸藥包五百個,手榴彈一萬枚!第三師,配備炸藥包一百及手榴彈一千枚,須做好保密,不要被人發覺。”

“成立大明內衛團,人員定位兩千人,九百人配備56衝鋒槍,七百人用斑鳩腳銃,兩百人用69火箭筒,兩百人操作十輛107火箭車!”

“內衛團跟隨孤王行動,保衛孤王及皇家的安全!”

“內衛團團長,由金俊擔任;內衛團政委,由李虎擔任。”

朱慈炯一口氣宣讀完第一部分任命後,也不急著後續,而是抿著茶水,打量著現場的眾人。

已經獲得任命的,自然是激動萬分,開始躊躇滿誌的琢磨著如何練兵作戰,建功立業。

那些沒有被任命的,一個個的倒也沒顯焦急,隻是靜靜的等待著。

朱慈炯暗暗點頭,如果連這點耐心和靜氣都沒有,可勝任不了大軍指揮的職位:

“成立大明海軍第一師,人員定為一萬二千人,統領戰船兩百艘!延平王獻上的三桅炮艦,給你五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農家長媳:我靠美食養未來首輔 百變小櫻裡的陽光大男孩 守村人離村後,我不傻了 從掌握時光權柄開始成神 王妃人間清醒,宮鬥步步為贏 那個女妖要修仙 開局出軌要退婚,女總裁愛上我你後悔啥 好一個氣運人間 我重啟靈根,師門上下都麻了 紅樓:割據江東,從水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