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0年,康熙一年,一月三日。
麵上老神在在,但心中焦急忐忑的丁保家,終於等到了大明姍姍來遲了大明海軍。
出乎他的意料,大明海一師竟在甘輝、張飛的帶領下,全師而來,並非之前約定的分艦隊。
無論如何,隻要來了就好!艦隊的到來,預示著丁保家的任務成功,大明和夔東十三家的團結抗清之事,成了。
太子殿下一直念叨的眾多“拚圖”中的一塊,自己終於為大明拿下了,為截斷韃子糧食來源,奠定了基礎。
丁保家是驚喜萬分,但劉體純、李來亨等人,看著布滿江麵巨大戰船,以及威武彪悍的水師官兵,有些驚疑不定。
大明的水師官兵,都是年輕、強壯、彪悍的職業軍人,武器裝備十分齊全,一看就知道戰力不低。
反觀他們為了強撐臉麵,特意挑選出到碼頭迎接的“兵樣子”,卻是有老少皆有,麵黃肌瘦且又兵甲不全。
他們不禁有些擔心了,過來的明軍戰力太強,以後的主客之勢可就逆轉了,甚至會吞並己方。
不過縱然心中有諸多想法,但眾人還是臉上擠出或真或假的笑容,迎向了碼頭。
“甘師長、張政委,你們總算到了,末將已經望眼欲穿了。”
“荊州之戰結果如何?後續作戰是如何計劃的?需要組織人馬前往荊州支援作戰嗎?”
丁保家迎向了甘輝、張飛等人,大聲詢問道。
“哈哈,一戰之下,狗韃子八旗五千人灰飛煙滅,其家眷兩萬多人依照慣例,無論老幼婦孺一體斬絕!”
“荊州綠營和水師三萬五千餘,被殲滅萬餘人,俘虜收編一萬兩千人!僅剩一萬五千人,倉皇逃去了漢陽府。”
“吾等本計劃沿江攻下武昌、漢陽,徹底掃滅韃子在湖北的軍事力量,然後再收服各府縣。”
“但得到消息,韃子朝廷派了個鳥親王叫嶽樂的,領了近八萬大軍,攜帶火炮無數,往湖北而來。”
“因此,我們協商後為穩妥起見,決定向掃清宜昌方向之敵,先和夔東諸部彙合,在設法滅殺這股韃子。”
這一次是張飛出口說話,把情況解釋了一遍;甘輝則默不作聲,似有不甘之意。
原來,在占據荊州、得知韃子大軍來襲之後,對於後續如何作戰,薑光軍和甘輝的意見,發生了極大分歧。
甘輝認為大明軍戰力無雙,完全不用畏懼韃子,應當正麵硬剛,一鼓作氣的全滅對方八萬大軍。
如此一來,韃子朝廷幾乎就失去了能機動作戰的軍力,大明在以後的對戰裡,將居於絕對優勢。
但薑光軍則認為,韃子這次聚集的軍隊,無論戰力還是戰意,都是非常彪悍的。
無論是甘輝,還是薑光軍、董軍等人,其實都沒有和韃子進行大軍團野戰的經驗,貿然對攻風險太大。
明軍雖然戰力強悍,但軍隊人數還是太少了,一旦出現了巨大損失,那可就萬劫不複了。
兩人激烈爭論很久,都不能說服對方!董軍和張飛,也都傾向於保守,不同意冒險行動。
薑光軍依據太子旨意,陸上作戰由他做主,最終拍板決定了當前的作戰計劃。
甘輝三人簡要交談,明白了當前的局勢,就不再贅述細節,而是看向了前來迎接的眾將,以及兵士。
稍微看了片刻,甘輝的眉頭微微蹙了起來,心裡暗暗有些擔憂,覺得這些士兵戰力恐怕不會太高。
雙方很快見麵,由丁保家介紹雙方,接著寒暄一番後,甘輝也不廢話,直接切入主題說道:
“劉大帥、李帥、各位將軍,還請安排人手和大車,把船上帶來的支援物資,儘快卸下來。”
“嗯,物資相比丁局長之前所說,有很大變化,還請各位知曉。”
甘輝的話語,令的夔東眾將帥一愣,擔憂之色立即浮現在臉上;尤其是郝搖旗,立即就要開口詢問。
可是甘輝在眾人詢問之前,淡笑著繼續快速說道:
“糧食、銀兩、炸藥包和手榴彈仍然是原數,沒有變化。”
“但鎧甲有兩千八百餘副、長槍增加到八千餘杆、刀盾六千九百餘副、弓三千六百張配箭矢近十萬支。”
“另外,還有虎蹲炮十五門和彈藥彈子若乾,搬運時還需小心一些!”
甘輝話音剛落,劉體純、李來亨等人終於如釋重負,露出了激動之色。
這個大明,真的不一樣了,許諾的援助不僅如期到達,竟然還超出了原本的數字,這真他娘的令人滿意。
眾將帥對大明的深深不滿和怨氣,也在實際援助到達後,逐漸消弭了下去。
朝廷真心與否,這些百戰餘生的英雄們,自然有自己的判斷。
劉體純、李來亨等人,安排好卸貨搬運物資的人手車馬後,並沒有急著返回帥府,反而有些失禮的一直呆在碼頭。
他們靜靜地站著,親眼看著士兵和民夫們,把一車車糧草、銀兩、刀槍弓箭從船上卸下來,陸續運往府庫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