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嗻,謹遵大將軍將令,吾等立即回營準備!”
八旗眾將對視一眼,神情都有些複雜。
“去吧!一個時辰後,且看吾等大破明狗,立絕世功勳。”
嶽樂激情澎湃,眼中似有瘋狂的光芒。
他的這個表現,令得八旗眾將心中充滿了陰霾,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可都不敢說什麼。
城內的人馬調動,自然被城外明軍察覺,他們也立即進入了警戒狀態,準備隨時和韃子大戰。
楊三水心中有些遺憾,沒想到韃子反應如此神速,不等己方的工事修建完成,這就可能要出擊了。
好在,針對韃子可行采取的方略,明軍也都做了針對性的布置,尤其是如何應對韃子驅趕的百姓肉盾。
他最後還是低歎一聲,情緒有些低沉的喃喃說道:
“唉,終究不能保護大明百姓毫無傷亡啊,這是吾等作為百姓子弟兵的恥辱啊!”
“一切過失都是本將之過,一切罪過都是本將的罪!”
楊三水雖感悲痛內疚,但決心卻沒有絲毫動搖,堅如磐石。
在這一點上麵,他和薑光軍的反應和決斷判若雲泥,這和兩人的之前的經曆相關:
薑光軍是最貧苦的農家出身,家中老母一人拚命拉扯著他和小妹成長,同樣困苦萬分的鄰居們,對他們娘三有很多幫助。
因此當他見到作為肉盾的無辜百姓們時,宛如見到了屢次幫助他家的那些鄉鄰,無論如何難以下達攻擊的軍令。
陸二師的政委董軍,成長的背景和曆程和薑光軍類似,同樣沒法輔助他做出決斷。
楊三水雖然是農家出身,但在追隨皇太子前,就在南京、馬鞍山、蕪湖一帶依托長江,和滿清韃子死磕了很多年。
他見識了無數的慘劇和生離死彆,他亦親眼看到了數次明軍放下武器後,韃子殺死明軍後,會更加毫無顧忌的屠殺百姓。
在他的心目中,第一要務是搞死眼前所有的韃子,無論是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大不了和以前一樣陪著百姓一起拚命好了。
過往的生活、戰鬥曆程,給每個人的靈魂中留下的深刻印記,終究讓他們在大戰決斷之時,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決斷。
一個時辰後,當陽城的四個城門一起打開,韃子將烏泱泱的百姓們驅趕出城,衝向了明軍的陣地。
大群百姓手中拿著各類農具,諸如鏟子、鋤頭等,一邊被驅趕著向前行進,一邊揮舞著農具填上地麵上密密麻麻的陷馬坑。
百姓的人群中,亦有不少韃子兵手持長槍砍刀,監視和威逼著百姓,令他們不敢隨意逃跑。
在人群的身後,能看見已經枕戈待旦的韃子騎兵們,都牽著戰馬等待著和,隨時準備上馬衝鋒!他們的身旁,亦被安置了不少百姓,用以防止明軍的炮擊。
這一次,無論是楊三水的陸一師將士,還是薑光軍率領的陸二師戰士,以及甘輝率領的海軍精銳們,都沒有任何的慌亂。
他們按照之前定下的預案,一個個戰鬥小組,進入了無數麵胸牆組成的陣地中,準備與韃子接戰,準備救援無辜的百姓。
胸牆之後,有全軍挑選出來的神射手,都手持五六衝鋒槍,他們將負責精準狙殺百姓群眾的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