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的船隊,沿江而上到達巫山時,時間已是康熙一年十月二十八日了,秋日已至,秋風微涼。
江邊的碼頭上,大明最強悍海陸大軍的高級將領們,罕見的聚集成群,靜待皇太子登岸。
農民軍的將領們,則以劉體純、李來亨為首,袁宗弟、王光興和郝搖旗等在側,盼望著皇太子的到來。
現場的諸多將領們,不自覺的以楊三水為中心站位,使他隱隱有了大明陸軍第一人的聲望威勢。
大軍之中,實力為尊,楊三水在數場大戰中,表現出的彪悍能力和狠辣,以及領軍取得的大勝戰績,自然令眾將心服。
還有一層關係,楊三水在朱慈炯龍興之時,就追隨其後了,亦是陪著太子、大明的壯大,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還有些天子門生的意味。
如此的關係,楊三水自然是深的朱慈炯信賴的,他自己又爭氣,將來的前景,已領先眾將一步了。
其餘戰將,表現最為傑出的,反而是後期才倒戈投降大明的兀爾特了,在湖北戰場上,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不知不覺間,兀爾特竟超越了太子最親近信賴的薑光軍、董軍等人,前景自也是不可限量。
就在眾將領心思各異之際,朱慈炯已領著金俊、李虎、甘輝等人登岸,帶著微笑,徑自往眾將走來。
楊三水當即領著眾將,快步往前迎接上來,距離丈餘距離時,紛紛跪倒,正正經經行了君臣大禮,齊聲喝到:
“末將恭迎太子殿下,我等幸不辱命,又賴全軍將士無畏血戰,已將韃子大軍全軍殲滅!此戰,又是滅軍殺將的大勝也。”
“明軍無敵,大明威武,太子威武!”
隨著將領們的呼喝,碼頭上的數千戰士們也跟隨大喝,聲勢驚人!巨大聲浪傳向稍遠處,各部明軍亦齊聲大喊,氣勢驚人,慷慨激昂。
朱慈炯疾行幾步,趕緊扶住楊三水,又令不畏犧牲為國血戰的將領、戰士們起身,不必拘於俗禮。
一番寒暄推讓後,方才令將士們紛紛起身,朱慈炯打量眾人片刻,邁步來到劉體純、李來亨等人麵前,撫了撫兩人手背。
他略微沉思一番,揚聲說道:“汝等與大明,原本乃是不死不休的宿敵,雙方敵對拚殺多年,可謂血仇也。”
劉體純、李來亨等俱都驚悚,一度以為大明在利用他們之後,要過河拆橋,清算血仇了。
朱慈炯也不停頓,繼續大聲說道:“甲申天變,父皇殉國後,大明和漢人,幾乎就要亡國滅種。”
“天下危亡之際,你等為了國家大義漢人存續,終究和大明一起抗擊韃子,幾乎犧牲所有子弟,幾乎流乾所有鮮血。”
“本太子代表大明宣告天下,你們都是大明的英雄,你們都是漢人的英雄!孤王在此,替華夏、替天下漢人,謝過你們了。”
朱慈炯揚聲說完,往後退了數步,萬分鄭重拱手彎腰,誠心誠意的行了一個大禮。
劉體純、李來亨等一眾農民軍將領們,已經紛紛跪倒在地,已然是涕淚橫流泣不成聲。
朱慈炯再度扶起眾將,轉向全體將士們,繼續揚聲大喝:“自甲申天變至今,已然十六年!一切為了華夏複興、民族獨立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
“你們也為國家、民族血戰多年,你們都是華夏的英雄,都是漢人的脊梁,孤王謝過你們了。”
朱慈炯亦是拱手彎腰,對著四周的將士們不斷行禮,亦是心悅誠服恭恭敬敬。
將士們先是一愣,複又萬分感動,紛紛恭敬回禮,大聲呼喊著感恩、頌揚的話語。
紛紛攘攘之中,不知是誰起的頭,大聲狂吼:“大明萬歲,皇太子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慈炯亦感動萬分,大聲回應:“華夏萬歲、大明萬歲、英雄萬歲、百姓萬歲。”
至此,將士們儘皆歸心,三軍儘皆敬服!
良久後,意猶未儘的朱慈炯,方才在眾將的簇擁下,進了巫山縣衙中,安排其後諸般事項。
他的關注的重點,仍然聚焦在軍事之上,至於如何張榜安民如何治理地方,自有張煌言負責。
朱慈炯算算日子,張煌言所領的文臣們,應該已抵達武昌府,開始安排全省的治理諸事了。
不用煩心民政的一大攤繁複事務,朱慈炯輕鬆愉快心情極好,開始專心致誌安排軍務。
第一件大事,便是乘勢成立了大明陸軍第一軍,由楊三水擔任軍長、董軍擔任副軍長,葉玄著擔任軍政委。
至於陸軍第一軍的軍力,則由原陸一師、陸三師兩萬人為核心,加上夔東十三家三萬人改編的陸四師組成,合計五萬人。
朱慈炯給第一軍定下的任務,便是以湖北為根基之地,在海二師的配合之下,繼續掃平湖北各地匪患。
第一軍最重要的任務,當然不僅僅安定地方,更重要的是趁著韃子主力覆滅,繼續壓迫滿清的四川、河南,不斷消耗韃子的有生力量。
與此同時,成立大明陸軍第三軍,由兀爾特擔任軍長,薑光軍則任副軍長,袁禮任軍政委。
第三軍的軍力,則以原本薑光軍的陸二師為核心,加上剛整訓好的兩萬五千新兵、及新選拔的五千綠營精銳構成,合計四萬人。
因為軍中新兵太多,第三軍暫不派駐地方獨擋一方,暫時返回南京城,繼續整訓提高戰力。
朱慈炯籌劃著,找到合適的機會,令第三軍在適當規模的戰爭中磨練一番,然後才放出去負責一方麵的作戰。
至於內衛團,這一次並沒有擴張,令金俊、李虎萬分失望,隻能靜待下一次的時機。
倒不是朱慈炯不想擴張,隻是因為新兵都劃撥給了第三軍,手中沒人了呐,無奈暫時放棄。
不過,他已經下達了旨意,令各地繼續從江南、浙江、湖北、江西各省繼續征兵,員額兩萬人。
等到這批人整訓出來後,到時候再把內衛團適當擴張,再建立一支新的海軍師,那時大明軍力,就不會如此捉襟見肘了。
喜歡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請大家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