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又想起一事,便再度開口詢問楊三水:“三水,建奴大軍已斷糧數日,就算殺馬為食,數十萬人恐也堅持不了三兩日了。”
“既然如此,吾等是否在五日後,徹底終結了此處諸事,該殺的殺、該篩選收編的就收編,其後儘早趕去京城?”
楊三水卻搖頭否定,在董軍、葉玄著探究的目光中,淡然的吐出了一句話:“當年揚州城經曆十日劫難,此處之事麼,便也十日吧。”
董軍和葉玄著兩人神情一滯,終究是沉默了下去,他們覺得還是聽從楊三水的安排為好,大家愈發跟不上他的高度了。
包圍圈中的清軍之命運,如此便被楊三水確定了下來!天道便是如此,弄死所有該死的畜生,自是符合天道,符合天道便是有德。
楊三水一番胡思亂想之後,突然間發現自己的所作所為,竟然頗為符合天道,自己竟是有德之士了。
楊三水三人定下策略之後,各處明軍便隻顧加強防守,隻要清軍不主動進攻,便任由其自生自滅。
清軍當然沒再主動進攻,漫長的戰線上,各處營寨裡的八旗或綠營兵們,正忙著串聯力量,或是謀劃著收集人頭,或是全力自保。
前麵三五日的時間,隨時隨地都會爆發出一場場的廝殺,可勝者往往來不及收割人頭,又被後來者殺死,後來者又被更後來者殺死。
如此往複循環,數十萬的八旗和綠營兵中的絕大多數人,便忘記了弄到人頭去找明軍投降從而逃命的初衷。
他們那血紅的雙眼中,隻剩下了殺、殺掉眼前所有人這麼一個念頭,哪怕偶有少數清醒之人,也很快被淹沒在瘋狂的人潮淹沒。
蔡毓榮非常悲催,死的也非常憋屈,於睡夢之中被親衛砍掉了腦袋,那人倒是極少保持清醒的人物,悄然躥去明軍處投誠,逃得了一條性命。
圖海在一片混亂之中,徹底失去了對大軍的控製,就連數萬八旗兵也難以完全控製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軍轟隆隆的往地獄飛奔。
他也嘗試著發了一次狠,領著數千正黃旗的本旗旗兵,試圖通過殺戮鎮壓亂局,沒想到竟被群起而攻之,傷亡極其慘重。
最令他悲哀的是,在群起圍攻的勢力之中,竟有正藍旗等其他幾旗的人馬參與,令他徹底灰心喪氣。
無奈之下,他吸取蔡毓榮慘死的教訓,領著兩百餘最值得信賴的心腹,勉強控製著千餘名正黃旗旗兵,艱難的殺戮、搶奪,苟延殘喘著。
當時間來到六七日之際,建奴各處大營便徹底淪落成蠻荒世界了,其中的人已不再能稱之為人了,儘皆變成了隻會求生的野獸。
所有的糧草早已耗儘,戰馬也早被吃完,唯一的食物來源便可想而知了,傳說中的人相食便活生生的反複上演了。
十日之後,建奴的各處營寨如同人間鬼蜮,逐漸陷入了徹底的死寂之中,雙目赤紅的幸存軍士,呆滯的啃食著可疑的肉食。
在徹底的瘋狂和混亂中,圖海終究沒能幸免,和他的數百心腹親衛被人屠殺一空,葬身在了亂兵們的饑腸轆轆的腹中。
鐵石心腸的楊三水,終於在眾人的期盼中,又在軍醫們擔憂爆發瘟疫的諫言下,終於頒下了清掃戰場的命令。
無數的明軍將士們,在一隊隊軍醫的帶領下和教導下,開始進入廣大的戰場中,有條不紊的俘虜清兵、收斂焚燒屍體、廣撒石灰消毒防止疫病。
明軍全軍將士們,自是每日須飲下醫者們熬煮的藥湯,以免被可能的疫病所傳染,涉及瘟疫總歸須小心為上。
清軍的俘虜們狀若癡呆,毫無反抗的被明軍押著進入各處新建的俘虜營,先在醫者配置的石灰藥水中浸泡洗刷,再飲下防疫藥湯。
各處明軍整整忙碌了五日,終於將偶落人間的地獄情形抹去了痕跡,也彙總統計出清兵的幸存人數。
八旗兵戰力確實彪悍一些,幸存了近七千人,其中索倫兵、察哈爾部之兵居多;綠營兵則淒慘得多,抑或是絕境下廝殺更慘原因,僅幸存不到三萬人。
無論是胡人幸存者,還是漢人幸存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四十萬大軍中最強壯、最聰明、也最凶殘的人。
明軍在清理殘局的過程中,諸般事項儘皆有條不紊又迅捷快速,隻有一件事情耗費了他們的巨大精力。
他們按照楊三水的軍令,將數萬建奴死屍的腦袋全部割下來,硝製一番後便選了一處空地,堆積起一座巨大無比的人頭京觀來。
楊三水令人用水泥製作了一個巨大石碑,並將之命名為“鎮奴碑”,不過他實在想不好石碑上的碑文該寫些什麼。
他思來想去,便借用了強漢之際的前人風骨和幾句傳世豪言,便令人將之刻在碑上以警示蠻夷: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風雨所至,莫不服從。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自古以來,莫不如是,以建奴下場,為後來者戒。
明清雙方決定國運的決戰,曆時一年半的漫長鏖戰、對峙,終於在此時落下了帷幕,大明徹底斬絕了建奴的現在和未來。
建奴聚集的近五十萬大軍,被大明以最憋屈、最慘烈的死法,給送去了它們本該早去的地獄中,僅餘三萬七千殘兵投降。
楊三水在整個清理過程中,從未去看哪怕一眼慘烈的地獄景象,他隻是平心靜氣的等待各處軍報,掌控全局信息。
他已將所有心思和精力,從山東之地轉向了京師之中,那裡還有百萬建奴等待他的好好炮製一番。
京師卻又與此處不同,其中另有數百萬漢家子民混居其中,須細細琢磨一番,免得他們遭受池魚之殃。
楊三水盯著偌大的輿圖,反複翻看著安全局傳來的絕密情報,又將之遞給葉玄著和董軍傳看,自己則深深沉思起來。
京師畢竟不同,可不能因為自己的莽撞,影響了皇太子殿下的青史之命,那自己可就罪莫大焉嘍。
喜歡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請大家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