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聲音依舊在回蕩。
【裕王素為嘉靖所抑,雖懷經國之誌,終不獲展!】
【及登極,勵精圖治,孜孜不倦,惜積勞成疾,不及數載而崩,年未及壯!】
【帝崩倉卒,皇嗣未立,朝堂惶惶,幾成亂局,後太後立十歲之萬曆嗣位,以安社稷!】
【萬曆稚弱,不克親政,權臣因勢而起!】
【張居正其時顯鋒芒,與高拱之爭遂成顯!】
【我高拱,才華卓越而性烈剛直,行事每率性而為,不避禍福,故屢遭謗議!】
【其恩師徐階因忌其過剛,設計罷之,遂引退!】
【臨彆曾言:“幼主臨朝,天下安乎?”一言既出,仕途竟絕了!!】
【是時權柄分散,太後居中製衡,宦官馮保潛權司禮監,張居正因得機而進,連橫太後與馮保,共謀逐高拱!】
【隆慶帝既崩,高拱失勢已定!】
【其退朝之日,怒斥張居正曰:“汝以城府深沉,手段卑劣,笑人耿直,然天道有循環,汝必自取其咎!!】
【但張居正得太後倚重,馮保儘心輔佐,位至內閣首輔,權傾朝野】
【當時萬曆尚幼,朝中諸臣或罷或流,威權儘歸張氏,廷無敢忤其意者!】
【張居正以一人握天子、太後、宦官三方之力,凡權臣宿敵,皆去而不返!】
【及權力巔峰,張居正主導朝政,生殺予奪,天子亦不得不遵其策!】
【回首昔日,遼王世子辱其張居正的祖父,而今已灰飛煙滅,朝政的變化,豈不令人歎乎?!】
天幕畫風一轉,許多人愣在原地,腦海中浮現出舊日的一幕。
張居正幼時以神童聞名,然而正因才華出眾,遼王世子心生嫉妒,竟以酷刑活活逼死了張居正的祖父。
這般手段,實在令人發指。
百姓與學子們看著天幕,心中怒火中燒,拳頭緊握,恨不能立刻為張居正的祖父討回公道。
然而,他們的憤怒中夾雜著深深的無力感。
這是藩王啊,封地在握,權傾一方,即使寒窗苦讀、入朝為官,又怎能撼動這般龐然大物?
可天幕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目光一亮,透出一絲期待。
他們齊齊抬頭,注視天幕,等待更多揭示。
遼王府內。
遼王世子的神色陰沉,他死死盯著天幕,眼中滿是不信。
身為皇室宗親,封疆大吏,張居正縱然身居高位,又能奈他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