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朝堂之上,朱祁鎮的麵色愈發陰沉。
天幕所顯之事讓他如芒刺在背,那一幕幕揭露的,不僅是於謙的忠義,更是他的自私與猜忌。
愧疚的情緒如影隨形,壓在心頭,但更讓他感到難堪的,是群臣的沉默。
“誰敢誣蔑朕!這分明是惡意中傷!”
他猛然起身,轉身對百官厲聲嗬斥,聲音如雷貫耳,震得殿內鴉雀無聲。然而,無人回應他的質問。
所有人都低垂著頭,沉默得令人窒息。
這份沉默比任何反駁或指責都更加刺耳,它像一麵無形的鏡子,將他的內心深處映照得一覽無遺。
他的言辭,無論多麼激烈,都難以掩蓋那份深藏的愧意與不安。
他的目光掃過百官,卻隻見一片低頭垂目,無一人站出來為他分擔責任。
這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孤立無援的恐懼。
而此時,於謙的身影靜靜佇立在天幕之中,他的麵色平靜,目光沉穩如山。
他並未因自己的結局而露出絲毫怨懟或不甘。
反而,那雙眼睛中透露出了一種超然的從容,仿佛早已洞悉一切,又仿佛對世間的榮辱看得無比透徹。
“忠臣者,甘願舍生取義,此為吾誌。”他的神情寧靜,話語輕柔,卻如重錘般擊在人心深處。
他從容麵對自己的命運,沒有恐懼,更沒有後悔。
他明白,自己的犧牲並非毫無意義。那一道忠義的身影,將長存於世間,成為後來者的典範,亦或成為警醒人心的無聲哀歌。
百官中,有人悄悄抬頭,看向天幕中於謙的身影,那目光中滿是敬仰與深深的歎惋。
他們明白,於謙的死雖令人扼腕歎息,卻也讓他們更加清楚,帝王之術無情的本質。
朱祁鎮再次揮袖怒斥,卻隻聽得自己空洞的聲音在大殿回響,竟生出幾分可笑的虛弱之感。
他心頭的怒火逐漸平息,卻化作更深的恐懼。
他知道,天幕所揭示的一切,將永遠伴隨他,成為一座無形的牢籠,將他的罪責釘在曆史之中!
英雄無言,忠義長存,天幕之下,於謙的身影漸漸模糊,卻深深鐫刻在每一個旁觀者的記憶裡!!
就在此時。
天幕的聲音再度響徹。
【朱祁鎮歸複後,其德政如何,曆代爭議不休!!】
【近世多有論者謂其歸複後,轉禍為福,大明政局遂有改觀!!】
【但,然果如此?!】
此話一出。
朱祁鎮忍不住抬頭望向天幕,眼神中滿是期待與不安。
如果天幕能給予他一個出色的評語,那麼他的聲譽或許能夠一瞬間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