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步上前,跪伏於榻前,聲音中帶著強烈的懇求:“陛下,萬不可如此輕言放棄龍體!天下尚有未竟之事,臣等尚可為陛下分憂!”
他這一番話,既是忠臣對君主的勸諫,更是對命運的抗爭。
然而,劉備隻是輕輕搖頭,那雙深邃的眼睛中流露出一種看透生死的釋然之意。
他的聲音低沉,卻堅定無比:“孔明,朕比任何人都清楚,朕已至油儘燈枯之境。若朕強行留世,隻會拖累社稷。”
此言一出,室內的哀泣聲更為淒切。百官們低頭不語,整個房間籠罩在無儘的悲痛之中。
劉備抬眼看向諸葛亮,那眼神中透著一份厚重的信任與囑托。
他用儘最後的力氣,緩緩說道:“孔明,日後大漢江山,儘托於你……”
諸葛亮聞言,淚流滿麵。他雙手伏地,哽咽說道:“臣……臣必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這莊嚴的誓言仿佛融入天地之間,久久回蕩在天幕之下。
而天幕之上的眾人,無論是後世的君王,還是文臣武將,此刻皆神色凝重,他們仿佛能感受到劉備那份深沉的信任,以及諸葛亮肩負的巨大重擔!
【當時,昭烈帝曰:太子資質平庸,丞相宜悉心輔佐!!】
【此言平常,然繼而驚世駭俗,前無古人!】
【帝複言:若太子難堪大任,卿可自取而代之!!】
【其言意昭然,若劉禪不堪其位,諸葛亮可親承大統!!】
這一席話引發了各朝帝王的沉思。
東漢之後,群雄默然不語。
顯然,劉備這一舉動,折射出其胸襟廣闊,識人獨到。曆代評論雖多,但他的諡號“昭烈”已足夠彰顯一切。
唐朝宮廷。
李世民細細觀望,低聲喃喃:“朕於此點,確不及昭烈帝。那可是他親手打下的江山啊!”
話語間,複雜情緒一覽無遺。
東漢再往前。
劉徹與秦始皇皆眉頭緊鎖,滿臉不可置信。
“竟有此事?”
“劉備對諸葛亮言及廢立,這般豁達通達?”
“真乃前所未聞!”
他們震驚於此番情節,其他朝代的皇帝亦無不驚歎。
天幕畫麵再次延展,述說著劉備在夷陵戰敗後,將蜀漢殘局托付諸葛亮。而劉禪資質平庸,反而讓諸葛亮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