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據聞提純之術有一道難關,布濾不足,難以徹底去除微細雜質。”
“對此,爾等可有解決之策?”朱元璋的聲音中透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此時,鹽粒晶瑩剔透,但表麵仍隱約可見些許雜質。
這些細微雜質雖不妨大用,卻令最終成品難以臻至完美。
要真正掌握這項技藝,必須找到辦法將其徹底去除。
朱元璋的目光如刀,掃視著文武百官。
他心中清楚,這項技術若能完善,大明不僅能自給自足,更能借此富國強兵,減少對外來鹽商的依賴!
文武群臣低頭沉思,殿中氣氛頓時凝重起來。
李善長與劉伯溫對視片刻,眉頭微皺,似在權衡如何作答。
片刻後,李善長向前一步,拱手說道:
“陛下,提煉方法雖已掌握,但如陛下所言,布濾不精確實是當下難題,臣等暫未找到良策。”
“朕要的是結果,而非托詞!”他的聲音中透著不滿,目光如電,直視二人。“
“一個月之內,務必解決此難題!”
“若無進展,提頭來見!”
此言如驚雷般在大殿中炸響,群臣無不心頭一震,紛紛低頭不敢直視龍顏。
劉伯溫與李善長頓覺背脊一涼,額頭隱隱滲出冷汗,連忙跪地叩首,高聲應道:“臣等必竭儘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正當二人準備告退時,一名身著青袍的大臣從班列中跨出一步,神情肅穆卻帶著幾分自信。
他拱手施禮,朗聲說道:“陛下,臣有一計,可助去除粗鹽雜質。”
朱元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趣,抬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說來聽聽。”
那大臣稍作整理思緒,低頭緩緩說道:“陛下,臣聞民間有一種‘冷析法’製鹽技藝,雖非為提純粗鹽而設,但其原理或可借鑒。”
“此法借助草木灰中的成分,與鹽水結合,生成沉澱,雜質隨之去除。”
“若稍加改進,或可輔助手工提純,進一步提升鹽晶純度。”
朱元璋聽罷,目光一亮,顯然對這種技藝頗感興趣。
“冷析法?”
朱元璋微微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期待,“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改良以助提純?”
大臣見皇上對此法表現出濃厚興趣,心中更添信心。
連忙繼續說道:“陛下,可在過濾鹽水之前,先加入適量草木灰水,利用其化學反應,促使雜質沉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