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語氣輕鬆地開口,目光掃視四周,嘴角微微上揚,似乎想用這一句玩笑話緩和朝堂上的緊張氣氛。
“這‘犀利臣’,斷然不會是我吧?”
他故作詫異地看向眾人,似乎真的不認為自己會是這天幕上所指之人。
然而,群臣心中卻是暗自歎息——若說朝中還有誰比魏征更犀利,他們實在想不出第二個名字。
李世民端坐龍椅之上,目光深邃,神色難辨,他緩緩抬眸,望向蒼穹天幕,眉宇微皺,若有所思。
魏征的剛直,乃是大唐朝廷的一柄利劍,斬破蒙昧,匡扶社稷!
但有時,卻也鋒芒太盛,讓人不禁思索——此劍,究竟是利於帝王,還是傷於帝王?!
大殿內,靜謐無聲,氣氛凝重,仿佛連空氣都變得沉甸甸的。
此時,站在殿中的魏征,依舊神色坦然,無所畏懼地等待著天子的回應。
但令李世民費解的是——
為何此天幕要將他與魏征並列?!
每當魏征直言批駁之時,李世民都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
身為帝王,他貴為九五之尊,所言所行,理當天下臣民皆恭順遵從,毋庸置疑!
自登基以來,滿朝文武皆以他馬首是瞻,順從君意,不敢違逆。
然而,魏征卻偏偏是個例外!
此人天生剛直,毫無畏懼,每每朝堂之上,他都會毫不留情地指出李世民的失誤,甚至不給絲毫顏麵。
每當李世民自覺提出妙策,正滿心期待群臣稱頌之時,魏征卻總是麵無表情地開口,一句“此策愚不可及!”
便將他的喜悅徹底粉碎,甚至讓他在滿朝文武麵前顏麵無存!
若換作庸君,魏征怕是早已人頭落地!
李世民也曾動過怒,甚至數次想要懲戒此人,讓他知道君王之威不可冒犯。
然而,怒火過後,他卻不得不承認——魏征所言,雖然每每直擊要害,卻也確實為大唐開辟了更佳道路。
魏征從不妄言,他的每次批評,背後皆蘊藏深思熟慮的考量,每一次看似無情的直言,實則是對大唐江山社稷的負責!
這一點,李世民不得不承認!
他深知,魏征之言或許難聽,甚至令人惱怒!
但若真的失去了這等忠臣,恐怕無人再敢向他直言諫言,天下亦難再有如此肝膽相照之臣!
天幕繼續說道。
【提及太宗皇帝,諸位腦海中必憶其左右文臣武將!】
【如玄武門之變後,太宗所倚最深者,長孫無忌、房玄齡!】
【若論驍勇善戰,程咬金、秦瓊皆赫赫有名!】
【然若言真正輔翼聖君,奠定貞觀盛世者,則魏征之功,誠不可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