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繼續說道。
【魏征的言辭,表麵犀利,實則深刻精辟!】
【每每批評,非空洞指責,而是慎思熟慮,措辭精到!】
【他知道必須伴隨誠懇之讚,方能使言辭更具分量,亦更易為人所接受!】
【雖然魏征言辭激烈,常使李世民憤怒,幾欲斬之!】
【但理智終使其壓抑怒火,未曾加害魏征!】
【而魏征上奏諫言二百餘次,幾乎每次皆得李世民采納!】
【其言真切,實為國家的棟梁!】
【有一日,宮廷中,李世民閱畢奏折,臉上不禁現得意之色!】
【他說道:朕果然非凡,大唐百姓的人數日益增多,國運昌盛!】
此時畫麵中。
此時畫麵中,群臣簇擁在李世民身邊,奉承之辭如潮水般湧來,每一句話都帶著濃濃的讚美和恭維。
殿內的空氣似乎都被這些詞句填滿,響亮的聲音回蕩在四壁之間。
“若非陛下英明,大唐百姓怎能如此安寧?”
一位重臣率先開口,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敬畏和感激!
“當年大唐年年饑荒,百姓無處可逃!”
另一位年老的官員緊隨其後,聲音低沉卻充滿情感,仿佛在回憶起那些艱難歲月。
“或餓死,或死於戰亂,直到陛下登基,才有了今日太平盛世!”
這句話一出,周圍的官員紛紛點頭,似乎是為了鞏固李世民的偉大形象,話語中充滿了對往昔困苦歲月的唏噓與感激。
“在陛下的帶領下,大唐必定會迎來一個更加光輝的明天!”
更有一位年輕的官員激昂地說道,顯然他對李世民的未來充滿信心,眼神炯炯有神。
李世民聽著這些話,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像一朵盛開的花朵一般,神色間透著無比的自信與驕傲。
他的目光掃過這些奉承的話語背後,心中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和喜悅。
這些人的讚美,無疑為他注入了更多的力量,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未來注定是光輝燦爛的。
然而,就在這片讚美聲中,他忽視了一個身影。
魏征,這位曾經直言不諱、敢於冒犯權威的忠臣,此時站在一旁,臉色沉默而凝重,似乎與這片虛偽的和諧格格不入。
魏征的麵色越來越凝重,眼中不時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仿佛在默默思考什麼重要的事情。
每當他看向李世民,心中的不滿和失望就愈發顯現。
李世民雖然仍沉浸在群臣的吹捧之中,但他的敏銳直覺並沒有忽視到魏征那略顯沉重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