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是在人口與工分的占比做出調整,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提高人口糧的份額,減少工分糧支出…而村子裡的錢則是多偏向於村子裡那些乾活的人。”
“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大家的基礎性的口糧,讓大家不至於挨餓。而多乾活的人也能多分到錢,也不會打擊社員們勞動的積極性。”
當龍麗帆說完後,會議室裡鴉雀無聲,紛紛開始思索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片刻後林國棟抬起頭來了,“我覺得這個辦法行,咱們這些做乾部的,首先要保證的就是不讓社員們餓肚子。現在相當於是把那些乾活的人手中的糧食換成了錢,我相信大家都不會有意見。”
“我也覺得這個辦法可行!”苗大山也是點頭附和,“要不說還是龍知青腦瓜子靈活,這樣一來讓村子裡那些沒有勞動力的人社員們都能多分一點糧食,也不至於打擊到大家的積極性。”
“行,既然這樣,咱們是不是先一份通告出來,看看社員們的反應。”
“可以…”
接下來的幾日時間,整個村子再度被繁忙所籠罩。一方麵是因為東灣村新出的通告引起的轟動,而另一方麵則是為表彰和分紅大會做準備。
由於是東灣村第一次舉辦這樣的大會,當然要搞得像樣一點,所以前期的各項籌備工作必須精心安排、麵麵俱到才行!
龍麗帆對此事可是格外上心,抽空給林衛紅再額外準備好幾首歌曲,讓她現場演唱以便屆時能夠充分調動起現場的歡快氛圍……
而那筆拖欠機械廠許久的款項,毫無疑問也是必須償還的。畢竟這筆債務已經拖延了如此之久,林國棟等人心頭一直猶如壓著一塊巨石般沉重,始終無法心安理得。
因此,在這幾日裡,整個村子都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大家分頭行動各自忙碌手頭上的工作。
由於各種雜事繁多,就連拖拉機此時都顯得捉襟見肘,難以滿足所有需求。
無奈之下,隻好讓陳老頭趕著之前的牛車,與林國偉一同前往公社采購一批瓷碗瓷盆作為表彰大會的獎勵物品。
一路上,他們二人有說有笑,但心中對於這次表彰大會充滿了期待和憧憬。
同一時刻,一輛破舊的公交車緩緩停在了紅星公社前。車門打開後,一名身穿棉衣的中年婦女小心翼翼地下車,在她身後還跟著一個看起來大約十四、五歲的男孩走下車來。
她們站定身子,好奇又略帶驚訝地打量著四周的景象。隻見公社裡房屋低矮簡陋,街道狹窄不平,與繁華喧囂的大城市相比簡直有著天壤之彆。
男孩忍不住皺起眉頭,轉頭看向身旁的中年婦女問道:“媽,姐姐就是在這裡下鄉嗎?怎麼感覺這麼破啊?”
中年婦女輕輕歎了口氣,然後微微頷首回答道:“嗯,沒錯。但這裡還隻是公社而已,你姐姐真正下鄉的地方還在更偏遠的農村呢。”
原來,這對母子並非他人,而是龍麗帆的親生母親左淑麗和小弟龍衛華。
自從龍麗帆順利把姥姥姥爺接到東灣村之後,她特意給滬市的爸媽去了個電話。聽到這個消息,一大家人在高興之餘都有些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特彆是左淑麗,因為她已經好幾年沒見過自己的父母了,心中的思念之情愈發濃烈。
於是,左淑麗趁著過年前這段時間向廠裡請了假,並帶上放假的小兒子一同踏上了前往東灣村探親的行程。
當然這次行程不僅僅是為了探望久彆的父母雙親,更是想要親眼看看已經近兩年未見的二丫頭如今過得怎麼樣。雖然每個月都會寫信,甚至還會通上一通電話,但沒親眼見到她還是很擔心。
一路上,母子倆懷揣著滿心期待和忐忑不安,終於來到了紅星公社。然而,麵對眼前略顯荒涼的景象,他們不禁在心裡暗暗擔心起龍麗帆在鄉下的生活是否艱苦。
兩人費力地拖著兩個巨大無比的包裹,緩緩地前行著,終於來到了陳老頭停放牛車的地方。她們氣喘籲籲,大口的吐著濁氣,雖然已經接近冬天,但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左淑麗抬起頭,看向坐在牛車上的老陳頭詢問道:“大爺,打擾一下。請問去東灣村是不是走這條道路啊?”說著指了前方的道路。
陳老頭聽到聲音後,轉過頭來,目光落在這兩個人身上。他仔細打量著:從這兩人的穿著打扮來看,顯然是來自大城市的人呐。再看看他們手中拖著如此碩大的包裹,想必一路上也是吃了不少苦頭。
想到這裡,陳老頭微微一笑,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肯定。接著,他好心地開口說道:“你們是去東灣村探親吧!我等會兒正好要返回東灣村呢,我瞧這牛車上似乎還能騰出一些空間。要是你們不介意的話,可以將這些包裹放到牛車上,這樣你們也能輕鬆點兒。”
聽到這話,龍媽和龍小弟喜出望外,臉上立刻綻放出感激的笑容。他們急忙連連道謝:“那可真是太好了,大爺,太謝謝您啦!”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將沉重的包裹搬到了牛車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