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什麼地方?不是說要去探查一番,看看這幕後黑手究竟是誰嗎?怎麼突然間改道來這裡聽說書了?你小子是不是心裡藏著什麼小九九,故意繞路來這兒聽書的吧?”
劉波一眼便瞅見了一座古色古香的說書樓,心中好奇之餘,也帶著幾分不解,腳步不由自主地邁了進去。花映雪緊隨其後,滿心疑惑,不明白為何劉波會選擇來這樣一個地方。
說書樓內,人聲鼎沸,熱鬨非凡。台上說書先生身著長袍,手持折扇,口若懸河,講述著一段段引人入勝的故事,台下聽眾或凝神傾聽,或拍手叫好,氣氛熱烈非凡。劉波找了個靠前的位置坐下。
花映雪坐在劉波身旁,眉頭微蹙,輕聲問道:“看樣子你還真的是過來聽書的,這聽書有什麼好聽的?”
劉波微微一笑,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彆急,你這就不懂了。你可曾注意到,這說書樓內的聽眾,三教九流,應有儘有。他們或許隻是普通的百姓,但也可能隱藏著江湖高手,甚至是朝廷的密探。在這裡,信息如流水般彙聚,又如風般散去,但隻要我們用心聆聽,或許就能捕捉到一些相關的線索。”
“嗯?還有這層關係?”
“而且,”劉波繼續說道,“這說書樓,或許正是那幕後黑手用來散布消息、操控輿論的地方。我們若能從中捕捉到一絲線索,就能順藤摸瓜,找到那布局之人。”
花映雪聞言,心中微微一動,覺得劉波的話不無道理。她仔細觀察著四周,發現不少聽眾中,不乏江湖人士,甚至偶爾還能見到幾位身著官服的公差,顯然,這說書樓不僅是娛樂之地,更是信息交流的場所。
花映雪點了點頭,心中的疑惑漸漸消散。
“放心吧,好好聽著,反正你現在也是閒著。”
這是一位身著傳統長衫,手持折扇的說書人緩緩走上台來,隨著他一步步接近台前,台下的眾人紛紛投以熱切的目光,歡呼聲、掌聲如潮水般湧來,此起彼伏,熱鬨非凡。
“哎喲喂,各位看官,您瞧瞧這陣仗,真是比那春日裡的桃花還要熱鬨幾分呐!”說書人一邊揮動著手中的折扇,一邊風趣地打趣道,言語間充滿了對台下熱情的回應與感激。他的聲音洪亮而富有磁性,仿佛能瞬間抓住每個人的心弦,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他即將講述的故事之中。
“新歡易失,往事難猜。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謾道愁須滯酒,酒未醒、愁已先回。”說書人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仿佛是在吊足聽眾的胃口。
台下的聽眾們更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期待,歡呼聲更加熱烈,有的甚至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來的故事走向。在這樣的氛圍中,說書人輕輕展開折扇,緩緩扇動,正式拉開了今日說書的序幕。
“書接上回,我們的主角東窗喜和丫鬟如意在死去的李瓶兒房內纏綿了一夜,次日雞叫醒來,已是十一月二十八日了。如意打發東窗喜穿衣梳洗出門,東窗喜到了前邊,吩咐小廝玳安叫來兩個排軍,將卷棚正麵放的那個八仙鼎,送到宋禦史的都察院中”
聽了一會,花映雪的麵色漸漸變得鐵青,她猛地轉過頭,目光如炬地盯著劉波。劉波被她看得一陣尷尬,臉頰不自覺地泛紅,他乾咳了兩聲,試圖緩解這突如其來的尷尬氣氛。
好家夥,這台上說書的,說了一陣,結果是在說小黃書,聽得台下觀眾一陣陣驚呼。
要是說點彆的,花映雪估計也沒啥反應,但是直接在台上搞顏色,這讓她差點暴起打人。劉波也是十分無奈,他之前在川城聽的都是正經說書人,沒想到這的說書人,為了迎合大眾,聲音抑揚頓挫,表情豐富多變,說起低俗的故事,時不時還穿插著一些雙關語和俏皮話,引得那些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一陣陣哄笑。
花映雪白了劉波一眼,就準備起身離去。
“東窗喜揭開食盒,裡麵東西琳琅滿目之後,金蓮喝得醉困了,秋菊送來了涼席。醉困的金蓮居然把自己脫個一絲不掛躺在涼席上。東窗喜也索性把自己脫光,竟然將金蓮兩腿吊在葡萄架上”
“啪!”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說書人故意拉長了語調,吊足了台下觀眾的胃口。然而,這一次,他並沒有如願以償地迎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反而迎來了一陣唏噓聲和臭罵。
“噓。”
台下的觀眾紛紛表達著對說書人的不滿和憤怒,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說書人見狀,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和無奈的笑容。
“大家靜一靜,靜一靜。”說書人連忙揮手示意,試圖安撫台下觀眾的情緒。然而,他的聲音卻被淹沒在了觀眾的罵聲中,顯得蒼白無力。
就在這時,說書人突然話鋒一轉,提高了音量:“接下來,我為大家說個事情,大家看我手中的這餅茶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