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在籌劃什麼?”
“陛下在湯穀休養,明年春季才能返回。冬日雖然事情較少,卻是個展示能力的機會。”
“隻要照老臣的策略做,接管大位輕而易舉!”
隻是趙政並未外泄臨
“鄭公卿?”
“請您遠離一些,千萬莫要靠近!”
公子華趕忙抽回正鋸到一半的木料,一邊對他連連擺手。
鄭平抓著他的胳膊,反複檢查:“殿下,此工具鋸木如泥,您可有受傷?”
“是哪家教唆您冒險至此的?”
“老臣定要彈劾他!”
公子華無奈地說:“這是我自己要做的。”
“內務府的工匠教過我如何使用這工具,小心的話應該不會容易出問題的。”
“鄭公卿不必過於擔心。”
鄭平方才緩和了麵色:“蘇將軍?我知道是您在背後指使!”
“你在何處?出來與老臣一見!”
公子華的麵容連換了數次,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
難不成鄭家經濟狀況不佳,所以鄭公卿才會如此失常?
“先生不在場。”
公子華解釋道,“詩書言道:凡事躬親方能贏得民心。父皇大力推廣水力機械,本宮自當親曆親為,好向百姓展示其妙處。”
蒙毅見他神色坦誠,這才罷休。“殿……殿下有事嗎?”他又問,有些局促。
“老臣最近讀聖人之書,對治理國家頗有心得體會。”
“若有疑難之處,老夫可以為您解惑。”說罷,鄭平便羞澀得低下頭,在地上不自覺地踢踹著土粒。
公子華心中仍掛念著機器,隨便應了幾句:“本宮改日一定登門請教。”
見對方心不在焉,鄭平不由得失望起來。
老臣之前資助您時,不遺餘力地四處籌款,更派人從遠方運送牛馬,難道轉眼就將所有恩情拋諸腦後?
“還有其他要事嗎?”
“哦,臘祭前我一定會籌集些糧食給您送去。”
誤會以為鄭平來索債,公子華隻能勉強應答。
“殿下……”鄭平的眼神既淒苦又滿含期待,“陛下讓你修橋是為何故?”
“百裡之路需要住宿與乾糧,千裡行程需儲備數月之食。修路艱辛萬民受苦,今朝若建渭河大橋,明日必造福萬民。”公子華豪邁地回應道。“那時光景將會如何,請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