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鷹博物館距離他們所在之處並不遙遠,沒過多久便抵達目的地。眾人紛紛下車,懷著滿心期待踏入了這座神秘而莊重的博物館。
一進門,隻見羅麗絲麵帶微笑地迎了上來,她將擔任此次參觀之旅的解說員。羅麗絲氣質優雅,聲音清脆悅耳,讓人倍感親切。
這座鷹國國家博物館乃是舉世聞名,其曆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它不僅規模宏大,建築風格獨具特色,更是彙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琳琅滿目的珍貴文物與稀世圖書。這裡的藏品數量驚人,且品類繁雜多樣,如此豐富的館藏堪稱全世界博物館中的翹楚。
這些藏品大多源自鷹國在18世紀至19世紀期間所發動的一係列戰爭。當時的鷹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征戰四方,從各個國家掠奪回大量寶貴的文化遺產。
其中,有來自古老文明發祥地希臘的精美雕塑、陶器;也有埃及法老時代流傳下來的神秘木乃伊、黃金飾品以及華麗的壁畫;更不乏我們華夏大地傳承千年的書法繪畫、陶瓷玉器等等。
每一件藏品背後都承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見證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滄桑變遷。
羅麗絲接著介紹:
這裡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在世界上久負盛名。鷹國國家博物館建於1753年,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鷹國國家博物館擁有藏品600多萬件。由於開放,原來主要收藏圖書,後來兼收曆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其中不少是僅存的珍本。
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鷹帝國向世界擴張,對各國進行文化掠奪,大量珍貴文物運抵倫敦,數量之多,鷹國國家博物館盛不下,隻得分藏於各個博物館。
埃及文物館是其中最大的陳列館,有7萬多件古埃及各種文物,代表著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希臘和羅馬文物館、東方文物館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希臘羅馬、古代華夏的燦爛文化。
他們邊走,邊看周路過的展品,羅麗絲嘴裡仍然不停說著:
鷹國國家博物館內部的埃及展館鷹國國家博物館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
漢斯·斯隆(hanssloane)爵士是當時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後遺留下來的個人藏品達79,575件,還有大批植物標本及書籍、手稿。根據他的遺囑,所有藏品都捐贈給國家。
鷹國國家博物館曆史上除了1972年的幾個月外,一直都是免費對公眾開放。2002年博物館麵臨了嚴重的財政危機,由於館員抗議裁員,博物館甚至被迫關閉了幾天。幾個星期後,一個希臘雕像失竊,主要原因是保安人員的缺乏。
他們來到了埃及館,和東方文物收藏館,羅麗絲認真地繼續介紹著:
古埃及藝術品是鷹國國家博物館最富盛名的收藏。
羅麗絲帶著丁運鵬來到了羅塞塔石碑:
這塊“貌不驚人”的黑色玄武岩石碑是大鷹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因為正是這塊石碑成為破譯古埃及文明的“鑰匙”,讓湮滅數千年的古埃及文明重新被世人所認識。
羅塞塔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詔書的三種語言版本,分彆是埃及象形文(代表獻給神明的文字)、埃及草書(又稱為埃及通俗體,是當時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與古希臘文(代表統治者的語言,這是因為當時的埃及已臣服於希臘的亞曆山大帝國之下)。
接著他們來到了東方館:
鷹國國家博物館的東方文物收藏也十分精彩,主要包括華夏、印度、日本、韓國、波斯及南亞和東南亞等地的藝術品。
華夏收藏品中以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最引人注目,而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和上世紀初由斯坦因帶往英國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極其重要的珍品。
兩個人在大鷹博物館參觀了大半天。下午五點才疲倦地、戀戀不舍地離開。
喜歡懲治邪惡請大家收藏:懲治邪惡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