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範連連點頭“不過這樣做,王爺可是要冒一定風險”,“哈哈,打仗哪有一點風險都不冒的,你我都是征戰多年之人,可曾真正見過靠廟算就能定一切勝負之人”伯顏邊笑邊說道“為達成突然,本王甚至會比第一波先出發,等到九州諸藩以為還跟上次一樣時,洪茶丘已經到達長門了”。
6月中旬的大都,氣溫逐步升高,空氣也越來越讓人煩躁,大帝在議政殿來回踱著步,“唉”年邁的大帝搖搖頭歎了口氣。
這段時間處理了許多軍國大事,伯顏、脫歡、出伯也都已領旨出了大都,但是這幾天卻有幾個漢臣轉來湖廣行省的一份呈文,同時附帶了許多的建議,意思隻有一個:請大帝收回年初的承命,暫緩征收海南海北宣慰司的糧賦。
年初,因為征戰的需求,大帝聽從皇後的建議,曾下令從海南海北宣慰司尤其是宣慰司南部的瓊州等路征收糧賦,當時考慮到漢臣和南臣們的意見,沒有直接下聖旨嚴令,而是下文讓湖廣行省與海南海北宣慰司協商征收數額,也沒有規定必須上繳的期限,隻含糊的要求年內征收。
就在行省與宣慰司已經基本達成征收數額和期限時,西北戰報傳來,海都退卻,並準備放棄西域沙、善、庭諸州,於是漢臣和南臣遂一致要求停征或緩征宣慰司的糧賦。
西北雖然暫時處於對峙狀態,但海都並未臣服,朝廷還賠進去5萬怯薛大軍,甘涼瓜播諸州和西寧府也在此次防禦戰中付出了較大損失,如今還有25萬大軍駐防西北諸州,糧賦大部還是要來自內地。
從宣政院撤回的10萬大軍,也是要為來年征安南做準備的,一樣需要糧賦,而且征南戰事一開,短時間也不可能馬上從安南征到糧賦,還得要內地的支撐,沒有大量的儲備,征南是不可能進行下去的。
不過,畢竟宣政院的大軍即將撤回,臨走時也能從西北和青藏帶走一些補給物資,所以,緩征倒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辦法,但數額,大帝低頭想了想,吩咐道“叫史世德、呂文煥、劉整前來議事”。
諸人來到大殿,全部跪倒在地,等待大帝的訓誡,大帝隻是點了點頭,溫和地說道“諸位愛卿請起,坐下敘話”,眾人連忙起身,找地方坐下,幾人互相看了看,眼中都有喜色,估計大帝已經對到宣慰司征糧征賦改變了主意。
“諸位愛卿請求暫緩對海南海北宣慰司的征糧征賦,是何道理呢”大帝的問話並沒有疾言厲色,呂文煥大著膽子道“陛下明鑒,那海南海北宣慰司自前宋以來,十幾年兵戈不斷,年年征兵征糧征賦不停,加之我朝這兩年在該地亦是掃地為兵、淨倉為食,百姓困苦不堪,民間變亂頻起,懇請陛下停止在此地再行征收糧賦”。
“此地兵戈幾年前已經止息,百姓還未恢複元氣嗎,本朝隻在此地征收過一次兵糧賦,何來掃地為兵、淨倉為食之說,何況,那宣慰司南部的瓊州路,本朝有過征兵征糧征賦嗎”大帝緩緩說道,但兩眼卻已經射出了精光。
“這”呂文煥頓時答不上來了,劉整趕忙接道“陛下,臣聞西北戰事已告一段落,海都雖未臣服,但已無力大規模東犯,此時正宜裁減西北軍備,如此,年初對宣慰司的征糧征賦之命當可以暫停”,呂文煥連連點頭“臣也是此意”。
“西北戰事,確實告一段落,正如劉愛卿所言,海都雖未臣服,但數年內已無力東犯,所以,朕確實準備裁減西北軍備,但朕隻是裁減卻非裁撤,諸位可聽清了”大帝依然緩緩道,劉整、呂文煥初聽裁減,本來還心裡一喜,但後來聽到不是裁撤,又開始心裡打鼓起來。
大帝仿似渾然不覺,繼續緩緩道“西北隻留出伯等率軍25萬鎮守,鎮南王脫歡將率10萬雲南兵從宣政院撤回,但”頓了頓,大帝又接著道“這10萬大軍將與邊境線上布防的10萬大軍一道,明年再征安南”。
“啊,陛下,自宋末以來,年年征戰,民間困頓不堪,請陛下暫息刀兵,以為萬民”劉整話還未說完,大帝打斷道“朕是想息刀兵,但漠北那木哥、西北海都、遼陽乃顏、哈丹、安南陳氏、鐮倉幕府,他們讓朕息兵嗎”;
“這,陛下不是已經平定了”呂文煥話沒說完,大帝對自己話沒說完就被打斷頗為不滿,狠狠的望了一眼呂文煥,打斷他的話道“安南糧產富庶,據使臣回報,僅紅河三角洲一地糧產,便可抵江浙、湖廣等地數十路之糧,一旦拿下安南,朕可免嶺南11路5年的糧賦”。
聽到這話,劉整、呂文煥都不吭聲了,隻有史世德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話說”,“哦,二公子史禦史有何話,儘管說來”大帝見是已故老太師的次子,因原先私下裡稱呼慣了,一時差點沒改過口來。
“陛下,征南大軍恐怕要數月才能從宣政院撤回,而且,宣政院和西北應該還有一些糧草物資可為補充,安南既然是來年再征,可否先暫緩征收宣慰司的糧賦,待民間稍緩元氣,來年再一起征收,豈不更好”史世德毫無懼色,侃侃而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