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經過一夜的忙碌,已經將所有物資收拾妥當,準備撤退的洪茶丘和李成芳忽然聽到城外響起大規模的喊殺聲,起初他們也沒當回事,以為隻是藤原又開始準備攻城了。
然而,冬日的西北風飄來,卻隱約有讓洪茶丘熟悉的聲音,他下令道“暫緩撤離,李總管隨我一起上城看看”,腳受傷的洪茶丘在士兵的攙扶下與上身綁滿布帶的李成芳上了城牆,遠遠觀察城外情形,在倭軍整隊攻城的各色旗幟後麵,分明看到一個大大的漢隸的字體“劉”。
“諸軍聽令,不撤退了,封死後路城牆,所有人上城抵禦倭軍,必戰至最後一人,有怯戰逃跑者,無論官兵,格殺勿論”洪茶丘下達了死守的命令。
李成芳受了重傷,洪茶丘也滿身是血,就在倭軍已經一窩蜂地開始湧入城內時,像是時鐘忽然停止了轉動一般,全部定在了原地,後麵的倭軍一個都沒跟上來,反而不得不回頭,迎向後麵越來越大的喊殺聲。
已經攻入城內的倭軍開始徘徊逡巡不前,渾身是血的洪茶丘忽然舉起一柄牙口已經多處開裂的狼牙棒,帶著數百名受傷的將士衝了過來,“殺啊,把這群豬玀趕出城去”洪茶丘大喊道。
劉複亨在天亮來臨前便發起了攻擊,他想到了倭軍有可能不撤退,反而向赤阪城拚死一搏,因為,9年前的倭奴,也是這種性格。
他雖然派了3000人攔在通往大宰府的路上,但是卻出動了大部分的兵力人,向倭軍後方發起了進攻,同時派人飛馬趕去報告史柱,讓他趕緊率大軍來援,爭取在淮王到達前全殲藤原,並拿下大宰府。
果不出所料,倭軍不僅不趕緊撤退,反而全力向赤阪城發起最後進攻,劉複亨一麵指揮人向倭軍後方發起進攻,一麵迅速派人把攔在大宰府路上的3000人也撤回。
倭軍剛剛按藤原的命令開始重新布兵,劉複亨就殺了過來,藤原原本準備五更整軍備飯,六更開始進攻,劉複亨考慮到赤阪已是危在旦夕,下令四更造飯,五更開始攻擊。
1個時辰不到,倭軍正在吃飯,搖旗呐喊,好不熱鬨,劉複亨的人便殺到了,倭軍防守的5000人隻好放下飯碗,拿起武器,跟元軍殺在了一起。
聽到報告,藤原絲毫沒有意識到5更和6更這2個時辰的誤差,居然最後讓他功虧一簣,他聽到元軍隻有萬餘人時,甚至有反攻的打算,因為,後方還有3000多操縱投石車和床弩的士兵,必要時,也可以搏殺的。
不過,靠這8000人反攻萬餘元軍,實在是沒有必要,再說了,那3000投石車和床弩的操作手還要支援前方攻城,怎麼可能撤下來去參與肉搏呢。
藤原有條不紊的開始布陣,第一波大喊著衝向了赤阪城。
衝車、敵樓被推著緩緩向前,大盾掩護撞槌步步逼近城門和城牆,大批武士抬著雲梯、揮舞倭刀,在後方投石機和床弩的掩護下潮水般的攻向城牆。
第一波倭軍有6000之眾,其中不乏與元軍戰鬥過的藩兵,也大致知道元軍的戰術,他們衝到離城100丈左右距離時,忽然停住,整好了隊形,這才繼續向前進攻。
然而,不是所有的倭軍官兵都知道戰術陣型的重要性,那些9年前曾經與元軍戰鬥過或雖然沒有戰鬥,但是願意吸取一些經驗教訓的倭軍官兵會在戰場上根據實際情況擺開陣型,但大部分仍然像烏合之眾一樣戰鬥。
在打退倭軍2波衝鋒後,城內元軍所剩不足3000人,洪茶丘甚至誤以為隻剩下了千餘人,看來,今天隻能戰死在這裡了,洪茶丘咬了咬牙,對已經重傷眼見不治的李成芳說道“兄弟,你等我,我帶城裡的兄弟馬上來跟你們彙合”,說罷,身先士卒衝了上去。
然而,就在第3波已經衝進城內,眼見已經沒法抵擋的時候,第3波衝進城的倭軍忽然全部定了下來,身後,越來越大的喊殺聲正在步步緊逼。
5000攔路的倭軍在元軍的大盾、重箭、彎刀和震天雷的攻擊下,步步後退,但是這些倭軍十分死硬,大部分都戰至了最後一刻,眼見攻擊受阻,劉複亨深知此刻赤阪城一定危在旦夕,他不顧勸阻,親自率領自己的親衛,騎著僅有的幾百匹戰馬,向倭軍最集中之處猛衝。
倭軍漸漸不支,3名總管也分工明確,1名帶兵迂回倭軍背後,2名則從劉複亨衝開的缺口處的兩翼猛攻。
藤原的第一波攻擊被擊退了,他有點意外,因為從各方麵情況來看,守城元寇應該已經油儘燈枯了,可是,第一波攻擊居然還是沒能一鼓作氣拿下城池,不過,他也並不沮喪,他在高處看到雙方對戰情形,估計第二波就能撕開城牆。
然而,就在藤原下令第二波準備攻擊時,留下來阻擋元軍的5000禦家武士卻隻有幾百個人滿身是血的跑了回來,報告防線失守,5000人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
藤原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現在也明白,他們跟這些大陸軍隊相比,還是缺乏經驗,所以戰力有所不逮也是正常,但禦家武士也是日本的精銳了,大部分人還是參加過島國內的許多場“戰鬥”的,多少應該也有點經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