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國向吳海軍使了個眼色,吳海軍明白了,於是悄悄走到冼南海跟前,小聲跟他嘀咕了幾句,冼南海愣了一下,但馬上就明白了,點了點頭。
等黃文斌說完,高建國接著跟大家說了三個事,一是委員會名稱的改變,按冼南海的意見,改為議政會,這樣好為山外的百姓所接受。
“議政會,貧道聽聞蒙元朝廷有什麼諸王議政會,不過自忽必烈即位後,已經很少召開了,我們這樣借用蒙元的稱呼,合適嗎”黃道婆問道。
“委員會的稱呼,來自海外,中土百姓未必認可,議政會雖說是借用蒙元稱呼,但蒙元實際已很少召開,但民間知道的人不少,前宋雖然喊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案;
蒙元的這種作法,前宋將亡時就有人曾提出借鑒,前宋理宗曾下詔谘詢方法,從賈似道到文山先生,都有過建議方案,核心是想實現虛君共治,不再完全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但前宋很快亡了,也就沒有再深入探討過,而我們這議政會,也是在前人基礎上的創新,說不上借用蒙元”高建國回道。
“但以後地方治理呢,也搞議政會嗎”黃道婆顯然還不太滿意這個回答,接著又問道,高建國微微皺了皺眉道“地方可以叫議事會或谘議會,起初已經跟呂世明呂世伯商討過這個事;
但是這谘議會或議事會雖然有權限,卻不屬於官員範疇,否則,光是冗官一項,就要遠超前宋,國家根本沒法運轉,具體怎麼辦,還要等我們打出山外再說”高建國回道。
黃道婆雖然還有疑慮,但沒有再開口,高建國接著說道“二是最近3個月我們要抓緊練兵、囤積物資,3個月後根據形勢隨時向山外出擊”高建國邊說邊深深的看向姚正光,姚正光隻是低頭歎了口氣,沒有說什麼。
見大家都沒吭聲,高建國又接著說道“三是要做好3個月後,南海上颶風止息,我們增援呂宋的準備”,“增援呂宋,到時打出山外了,我們還有兵可派嗎”黃煥傑有點疑惑道。
“打出山外,確實也不可能馬上就大規模征兵,即使征兵,沒有訓練之前,也不能派往呂宋,但我們這次增援呂宋,不是派兵,主要還是物資和武器的支援;
據阿倍回來說,我們的油草在呂宋很受歡迎,價錢一漲再漲,所以這次我們要多給他們弄點油草過去,還有,冼真、呂征、錢七他們在呂宋已經開始大規模征兵了;
前宋的潰軍散卒很多,相信不久就會組建一支數千人的隊伍,但是兵器盔甲短缺,所以我們要支援些盔甲兵器過去,同時也要借著颶風止息,儘可能多招些工匠過來,幾個月前,阿倍回去的時候,已經吩咐過他了”高建國回道。
重大的事項就這樣先定下來了,但是具體怎麼做,要注意些什麼,不是這會上能商議的,甚至因為對有的人產生了懷疑,原本應該在會上商議的重大的軍事戰略部署也不講了,全部在私下商議。
冼南海、黃煥傑出來後,高建國點了點頭,向坡上的一個大營點了點頭,二人會意,跟著高建國、黃文斌、王濤、吳海軍和張文燦進了大營。
進了營帳後,冼南海才發現這裡擺著一個巨大的瓊州沙盤,他笑著跟高建國等人點了點頭,問道“是不是對議政會的人員有猜疑”;
高建國苦笑了一下,說道“冼哥,不瞞你說,我們既然在一起共事,相約作一番大事業,本不該有什麼猜疑,但是,有的人,明顯在打退堂鼓,我怕會有二心啊”
“是不是姚正光姚長老那舅甥兩人”冼南海還是笑著問道,高建國一愣,回道“冼哥,你也看出來了”,冼南海大笑道“天照,你冼哥我是從前宋過來的人,還曾是前宋的進士,見過的人和事,不知道有多少,這還能看不出來,哈哈”。
高建國趕緊點了點頭“真是瞞不過冼哥,正因如此,隻好請二位到這營帳中議事”,冼南海收起笑容,正色道“其實也很正常,山裡長老,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做山裡的大王,實在不行,到本寨做個寨主或者大祭司也可以;
隻要能幫忙做到這些,他們會拿出最大的誠意和樸實來對你,哪怕自身一時有些損失也敢承擔和接受,但是走出山外,‘驅除胡虜、恢複中華’,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前期他們都對你們很好,甚至言聽計從;
但是現在山寨一統了,他們的理想馬上跟你們相左了,如果隻是屍位素餐,倒也罷了,但是我們要實現理想,遲早會動搖他們的名位,所以不排除出現二心,乃至出賣我們的事情發生”。
高建國心裡一動,問道“莫非冼哥曾經”,冼南海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是仗著家族的力量,還有山外的朋友部屬,才站穩了腳跟,但是後來,為了堅持理想,不得不把本家族原先扶持我上位的親戚也整肅了;
即便這次跟你們合並,還又借你們的力量,又弄了一次整肅,主要還是高位的幾個親屬,你也知道的,不然合並不會搞那麼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