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無息間,在京城的東西街,有兩家鋪子同時開業了,門口巨大的牌子上,都寫著:這就是幸福的感覺!
這很引誘人,好奇的都在去偷偷觀望,因為這店鋪實在與眾不同。
他們門口還有專人站著,隻要過路的來看看的,都會被塞上一樣吃食。
據說這是免費品嘗,有小小的就一口的炒米團,炒米塊,竹簽上隻有一個的糖葫蘆,或者乾脆給一顆飴糖的。
開始大夥還不敢品嘗,於是店鋪的人當麵吃了起來,這才有人往嘴裡送。
“哇,甜的,甜的,這是飴糖,這是飴糖啊,哇哦,真的好好吃啊。”
“嗯嗯嗯甜甜的,太好吃了,我從沒感覺到如此幸福過,入嘴的一霎那,我覺得我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哇塞,你們竟然把如此昂貴的飴糖免費送,你們家裡是有礦嗎?”
“嗚嗚嗚,我忽然想到了我的初戀,這味道是酸酸甜甜的回憶啊。”
誰也不知道這兩家鋪子是如何火起來的,反正,一連好幾天,鋪子裡擠滿了人,聽說其它商鋪的飴糖。
已經賣到了七十文到八十文一斤,可是這裡隻要六十五文,關鍵是那些甜的炒米,糖葫蘆,非常的便宜。
糖葫蘆隻要十文錢就能舉著一大串,竹簽上有五個果子呢。
那炒米,三十文一斤,這玩意輕,一斤好多個,夠解饞好幾天的了。
所以大夥覺得這價錢比較親民,大家都能夠接受,家裡的孩子也能哄騙好了,就連大人也能順便解解饞。
殊不知,糖葫蘆收購兩文一斤,一斤能做兩串,糖衣隻是薄薄的一層,成本非常低廉,賣十文簡直是撿錢。
炒米也差不多,一斤米炒開花就有很多,糖衣的作用,隻是把它們互相粘連在一起,順便添加了味道。
飴糖是自己加工的,比其它商鋪少了遙遠的一筆運費,所以聽上去便宜五文一斤,但那也已經血賺了。
兩個鋪子李魚兒都不會出麵,就算來視察,也是女扮男裝才過來的。
她和楊大瓜,楊東簽了契約,他們負責當掌櫃的,並各配備兩個夥計。
月銀掌櫃的二兩半,夥計一兩半,如今到大戶人家當傭人,一個月也就一兩銀子,所以他們已是高薪人士。
這樣的工作機會,讓他們不珍惜都難,所以全都儘心儘力的認真做事。
這樣憑空冒出來的吸金商鋪,自然是引起了多方的關注,可是無論如何打聽,也絲毫不知是何方高人開的。
主要是裴家,袁家和王家,他們派出來打探消息的嘍囉們,都是來一個消失一個,這就讓人毛骨悚然了。
腹黑的李魚兒,絕對不是聖母,你們有人就儘管派來好了,保證讓他們來一個消失一個,來兩個滅一雙。
鋪子越是保持神秘,那就代表著越安全,那些大家族一時都不敢亂來,也在怕得罪了背後了不得的存在。
村民們又接到了奇怪的任務,讓他們去山裡大量采集無患子,皂角和鮮花,魚兒姑娘照樣會出錢收購。
有錢賺肯定乾呀,於是再次浩浩蕩蕩地帶著乾糧,早上進去晚上回來,那是挑的,扛的,背的,收獲喜人。
魚兒看著他們各式各樣的工具,不聲不響回房畫了一張圖,交給楊村長說:“這個你讓木工先做一輛試試。”
這也有兩輪的板車的,那和馬車同理所以早就流行使用了,區彆隻是一個由馬來拉,一個是由人來拉而已。
可是山間小路狹窄,兩輪板車根本無法行走,所以村民全是挑的扛的。
看著隻有一個輪子的獨輪車,楊村長腦子一時轉不過彎,隻有一個輪子,車子如何能平穩行駛?不翻車嗎?
可是小姐說的試試,那就試試吧。
於是拿著圖找來村裡的木工,開始研究製造,木工師傅是內行,一拍腦袋直呼:“妙啊,我們咋就沒想到呢!”
當一輛精致的獨輪車,在村民麵前演示時,這讓大家是又驚又喜。
“太好了,雖然沒有力氣的人很難駕馭,可總比肩挑手扛好啊。”
“大小姐真厲害,簡直是無所不能,大夥啊,咱們都要記得小姐的好,以後可不能做對不起主子的事哦。”
“必須的,必須的,短短的幾天,我們家都存了有二兩多銀子了,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呀。”
“是呀,小姐待我們太好了,我們以後要儘心儘力做事回報她的恩德。”
那些播種農作物的人,看著冒芽的嫩綠,也是激動不已,心裡都充滿了乾勁,期待著美好的未來。
村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讓他們更加的團結。
去城裡賣柴火的獨輪車也越來越多了,於是城裡又悄悄地開了兩家鋪子。
一家叫“便民運輸車隊”,一家叫“便民房產托管服務部”。
車隊交給楊小二和楊小六管理,專門給城裡人送貨,搬家等服務。
城裡並不是都是寬闊的街道,有的小巷子非常的狹窄,平時也隻能靠人工搬運,住的深的人尤其痛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