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球隊擁有的出場時間和球權是有限的,山貓隊的後衛位置已經有了納什,伊戈達拉,凱爾.科沃爾以及布萊文.奈特,就算是選到凱文.馬丁也給不了他多少出場時間。
更何況凱文.馬丁也是那種需要球權出手才能發揮出得分能力,同時身體單薄,對抗能力較差,防守黑洞式的球員。
薑陽可沒打算完全複刻太陽隊的跑轟打法,場上的防守黑洞有一個納什就足夠了。
退一萬步說,就算球隊真的需要一個類似凱文.馬丁那樣的後衛得分手,他也隻需要多等一年,便有更好的人選。
2005年次輪第四十順位,蒙塔.埃利斯,這是一名風格與馬丁很像的球員,嚴格的說應該是突破強化,投籃弱化版馬丁。
儘管比凱文.馬丁晚一年登陸聯盟,但兩人的巔峰期卻高度重合。
06-07賽季,兩人便在進步最快球員獎上展開過一番激烈角逐,場均貢獻16.5分3籃板4助攻的二年級球員蒙塔.埃利斯以0.26%的微弱優勢險勝場均20分籃板2助攻的凱文.馬丁,榮獲進步最快球員獎。
一個需要首輪簽才能拿到,另一個卻僅僅隻需要次輪簽,怎麼選自然不言而喻。
回到賽場上。
比賽繼續,兩隊進攻節奏都非常快,你來我往打得好不熱鬨。
其實奇才隊也是一支明顯進攻節奏極快的球隊,畢竟阿裡納斯本身也是一名擅長快攻亂戰的球員,加上隊內大前鋒賈米森也是高機動性擅長投籃的類型,球隊進攻節奏同樣不慢。
當兩支進攻節奏極快的球隊相遇時,比賽打得自是相當的激烈。
坐在場邊的薑陽看著場上的比賽,恍惚間都有種看未來BA的比賽。
在那個一場比賽動不動全場比分超過250分的時代,你且彆管比賽激烈不激烈,防守到不到位,各種華麗的進攻和扣籃絕對量大管飽。
眼下山貓和奇才隊的比賽,就大有這樣的趨勢。
這比賽打的,奇才隊中鋒奧卡福整個人都是懵的。
自己職業生涯的首場常規賽,他本來磨拳擦踵,想要好好的表現一番,至少要壓住對麵兩個和他同年的高順位新秀,證明自己榜眼之位的含金量。
可數分鐘過去了,他在場上能做的事情卻隻有不停的折返跑,很多時候還沒等他站好位置,一輪進攻就已經結束,他就隻能屁顛屁顛的趕緊往另一邊跑。
奧卡福在選秀之初之所以被視為是優秀即戰力,主要是因為他強壯的身體以及超過110公斤的體重,完全可以適應BA級彆強度的對抗。
但這也意味著作為傳統重型中鋒,奧卡福的機動性偏慢,想要跟上山貓和奇才隊的進攻節奏非常的吃力,基本參與不到進攻中,隻能來回不停的折返跑,看著其他幾名球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