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宮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攥出水來。碩大的青銅鼎仿若沉默的衛士,冷峻地矗立在大殿兩側,鼎中嫋嫋升騰而起的青煙,好似被囚困的幽靈,在壓抑的空氣中無力地飄蕩,卻怎麼也驅散不了這令人幾近窒息的沉悶。陽光艱難地透過厚重的窗欞,灑下幾縷黯淡的光線,在冰冷的玉石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影子,更添幾分森嚴之感。
大臣們身著規整的朝服,神色各異,靜靜地排列在大殿兩側,宛如沉默的衛士。他們的眼神中,有的滿是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曉莊襄王的最終決定;有的則若有所思,暗自揣摩著這一決定將對秦國朝堂產生的深遠影響。每一個人都清楚,今日莊襄王的決定,將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千層巨浪,徹底改變秦國未來的走向。
莊襄王穩穩地端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身姿挺拔,仿若一座巍峨的山峰,散發著與生俱來的威嚴。他的目光深邃而堅定,仿若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緩緩掃視著全場。此刻,他的心中既有對秦國未來的期許,也有對各方勢力平衡的考量。經過多日的深思熟慮,他終於做出了這個關乎秦國命運的重大決定。
“諸位愛卿。”莊襄王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仿若洪鐘鳴響,在空曠的大殿內久久回蕩,連大殿的梁柱都似乎跟著微微震顫。“經過本王的深思熟慮,今日,將冊立太子妃與妃嬪。”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的重量,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這一決定的重要性。
大殿內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緊緊地聚焦在莊襄王身上,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嬴政站在大殿中央,心跳如雷,他的雙手微微顫抖,那是緊張與期待交織的顫抖。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渴望,仿佛在等待著命運的裁決。他深知,這一刻,不僅關乎他個人的幸福,更關乎秦國的未來。
“冊立蒙房為太子妃,阿離為太子香妃,淩霜為太子蘭妃,即日起給予相應的妃嬪待遇。”莊襄王的聲音堅定而清晰,一字一句,如同重錘,狠狠地砸在大殿的每一個角落。他的話語在大殿中回蕩,仿佛是奏響了一曲命運的樂章,宣告著秦國新的權力格局即將形成。
嬴政聽到這個決定,心中的喜悅如洶湧的潮水,瞬間將他淹沒。他的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裡盛開的花朵,燦爛而奪目。他連忙跪地,膝蓋與地麵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向莊襄王行禮,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兒臣謝父王成全!”他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充滿了感激與喜悅。
李斯和呂不韋相視一笑,眼中透露出欣慰與期待。他們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深知嬴政的未來將因為這三位女子的陪伴而更加光明,秦國的霸業也將因為他們的努力而更加有望實現。他們也紛紛跪地,向莊襄王行禮,表達對這一決定的支持。
“且慢!”隨著一聲高呼,一位身著華麗朝服的大臣快步走出隊列,正是華陽夫人的親信。他滿臉漲得通紅,神色激動,雙手緊握成拳,指關節都因用力而泛白,大聲說道:“大王,此舉萬萬不可!蒙房雖出身武將世家,但其並無治國理政之能,如何能母儀天下?阿離身為趙國人,其心難測,怎能成為太子妃嬪?淩霜性格魯莽,毫無宮廷禮儀,怎配進入太子後宮?大王此舉,恐將為秦國帶來大禍啊!”他一邊說,一邊激動地揮舞著手臂,聲音尖銳而急促,在大殿內回蕩,充滿了質疑和反對。
話音剛落,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來,他緩緩捋了捋胡須,神色嚴肅,微微皺眉,緩緩說道:“大王,臣以為選妃關乎秦國朝堂穩定,理應慎重。華陽夫人一族在秦國根基深厚,與我秦國朝堂諸多勢力盤根錯節,若是貿然做出決定,恐怕會引發朝堂動蕩。”這位大臣的聲音沉穩而低沉,每一個字都仿佛經過深思熟慮,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說罷還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滿是憂慮。
然而,一位年輕的大臣卻站出來反駁道:“二位所言差矣!蒙房雖無治國理政之能,但其兄長蒙恬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蒙氏一族忠心耿耿,她成為太子妃,定能讓蒙氏一族更加儘心輔佐太子。阿離雖出身趙國,卻與趙國皇室有不共戴天之仇,怎會有異心?淩霜性格直爽,武藝高強,正是太子身邊不可多得的助力。大王此舉,乃是為秦國未來著想,實乃明智之舉!”這位年輕大臣言辭激昂,一邊說一邊向前跨出一步,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自信,他的聲音充滿了力量,仿佛要將所有的質疑都一一擊碎。
中立的大臣們也開始交頭接耳,小聲議論紛紛。其中一位年長的大臣皺著眉頭,輕輕歎了口氣,緩緩說道:“選妃之事,本就複雜。如今各方爭論不休,大王還需三思。秦國朝堂,不應因選妃之事而陷入分裂。”他的聲音中帶著憂慮,眼神中透露出對朝堂局勢的擔憂,說罷還環顧四周,觀察著眾人的反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