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秀的指尖深掐入王冕,指節泛白,鮫珠啃食的記憶還在繼續:每百年月圓夜,陳平安都會剜取陸沉轉世身的心頭血,在龍伯王心書寫《養龍經》。那些血字正隨著心跳,滲入此刻沸騰的岩漿池。
場景三:王血倒流
陸沉徒手剖開胸腔,將龍伯王心按入血肉。狂暴的王血逆流瞬間,強大的力量衝擊著他的身體,青銅祭壇發出齒輪咬合的巨響,聲音沉悶且震撼。
岩漿池凝結成青銅巨樹,枝乾扭曲蜿蜒,葉片上浮動著寧姚三百世的劍道感悟,神秘符文閃爍。第九十七片葉上,寧姚正用本命劍雕琢陸沉第一世的墓碑,專注的神情裡藏著深情,碎屑化作星辰墜入歸墟,如夢如幻。
樹根纏繞著龍伯幼童的屍骸,密密麻麻,孩子們重複著覆滅當日的哭喊:"殿下快走!"每聲哭喊都帶著無儘的絕望與焦急,讓樹乾多出一道裂痕,裂痕中似有冤魂在哭訴。最深的裂痕中滲出陳平安的墨香。
樹頂果實內,青年陳平安正在篡改往生簿,神色冷峻。當他將"陸沉初代轉生為龍伯太子"劃去時,樹根處的屍骸突然齊聲改口:"叛徒快走!"
場景四:誓約重構
阮秀割開腕脈,殷紅的王血潺潺湧出,在空中勾勒同歸契。血契成型的刹那,強大的力量波動四溢,三處悖論撕裂虛空:
1.契約落款處,"陸沉第七世"的指印赫然是現任墟民首領的掌紋
2.寧姚第一世的本命劍從血契中浮出,劍身寒光閃爍,劍穗玉玨刻著"贈徒陸沉"——卻是陳平安的字跡
3.龍伯文血契經鮫珠翻譯後,顯露出驚天之秘:"甲子年驚蟄,借寧姚劍骨引陸沉入甕,取九世王血開天門"
"原來所謂同歸..."阮秀的淚珠砸在契約上,淚水暈染,將"同生共死"四字蝕成"同道殊途"。三百寧姚轉世身突然調轉劍鋒,劍影閃爍,在本命劍的指引下結成誅仙陣。
終幕:往生舟歌
歸墟崩塌的轟鳴聲中,巨響震耳欲聾,仿若天崩地裂,青銅船歌自地脈深處湧出,歌聲悠揚卻又帶著無儘滄桑。音符具象化的三重結局在天幕輪轉:
1.陸沉持劍刺穿陳平安虛影,劍尖卻從現世寧姚後背透出,帶出半塊桂花糕
2.阮秀戴冠的瞬間,三百轉世身化作青銅俑,眼角掛著凝固的鮫珠淚
3.龍伯王腹腔轟然開裂,真正的《龍伯天書》飄然而出——書頁竟是讀者留下的批注:"寧姚不該死""陳平安必須伏誅",最新一頁浮現血紅新評:"陸沉在第七頁留了後手"
陳平安的殘魂附在書脊長笑:"好!好!眾生皆是筆者!"笑聲癲狂,在天地間回蕩。笑聲中,往生舟載著破碎的青銅誓約,駛向星圖未載的歸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