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專利落在王傳文的名下,是為了讓老爺子以後又有了工作的動力,老年人一旦生活失去了動力,距離身體的垮掉也就不遠了。
儘管他目前已經79周歲,但良好的身體素質,注定了他會有一個長壽的年紀。
若是能在這個年紀有事可做,預料中的身體老化就能來得相對慢一些,說不定活過上一世的88歲沒有問題。
老人家對這個建議也是舉雙手讚成的,以後他就能以技術入股,參與到向陽配件廠新產品開發的項目當中。
至於除了賺取一部分有限的分紅外,估計老爺子的有生之年是等不來廠子將來真正紅火的那一天。
但錢賺多少是小事,讓他有此高齡又能給家庭貢獻一份力量而產生的良好心態,才是二興的最終目的。
況且這還是原始股,成不成的先參與進去再說,萬一真讓趙成虎搞出了名堂也說不定。
那個時候,憑借著當初的這點股份,楊運喜夫婦老了之後,就能啥也不乾,乾吃紅利了。
所以,白天偷偷摸摸地跑去注冊,晚上,二興和王傳文、呂奉翊就湊到一起悄悄地繪製“老頭樂”的設計圖紙。
這一點難不倒他們,因為王傳文乾了一輩子的機械加工,可不僅僅是能看懂圖紙那麼簡單。
再加上二興的設計以及呂奉翊動手能力的參考,不到三天居然就把圖紙設計出來了。
等拿到讓楊運喜找廠裡的工程師繪製的標準圖紙,申請專利的流程也基本上走完了。
申請專利的過程與今天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民營項目更多地隻注重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要求,審核過程相對簡單明了。
但仍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的,像是申請費、審查費和維持費等等,讓他們花去了二百多塊錢。
一開始王美芬是執意不肯出這筆錢的,原因是她認為的三個人在瞎折騰,並且她很心疼相當於大半年工資的高額費用。
可斷不了趙成虎一趟趟地往家裡跑,後來更是拉上了配件廠的廠長兼工程師王保祿。
這位王工可不簡單,在機車廠還沒退休前就是副總工程師,雖然沒有太高的學曆,可人家也是有幾十年工作經驗的。
申報的流程,本來也沒有這麼快,還是二興讓桓真出麵托了人,才能在一個月內就批下來了。
這個時候也來到了四月初,有了標準的圖紙,出產品就快得多了。
再加上機車廠的全力支持,在五一節到來的前一天,正式產品終於被配件廠鼓搗出來了。
還是在二興的背後慫恿,由王傳文出麵要求走完簽合同的流程,才在五一節後把申請商標的文書遞交了上去。
機車廠之所以這麼上心也有自己的考慮,畢竟這家街道工廠是機車廠的掛靠單位,如果能在民用產品上有所作為,也等於他們獲得一部分主業之外利潤的誘惑力。
因為單純的維修業未來勢必會落伍的,早早晚晚機車廠要走上改製這條路。
如果能搶在之前開拓出一條副業來,對整個機車廠龐大的運行機製,就能多出來一條道的選擇。
況且單憑向陽配件廠本身,既沒有財力也沒有技術支持的,對於日後的擴大再生產的企業硬件的升級,更嚴重缺乏財力物力的支持。
機車廠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會甘於前期的投入,不然僅靠配件廠自己的能力,怕是再多兩個月的時間也推不出成品。
至於王傳文的個人股份的要求,由於當時的法律法規不完善,解決起來本來應該是挺複雜的。
好在那時已經是改革開放後的政策調整期,再加上機車廠背靠鐵道部這個有利條件以及王傳文僅僅提出來百分之一的股權要求,居然神奇地申請下來了。
這必然主要得力於一些地方確實出現了個人投資辦廠的現象,但二興的作用還是相當大的,因為他找了鐵道部的王主任事先谘詢過了。
當然谘詢隻是名目,讓部裡知道這個項目才是目的,況且還有機車廠同時遞交上去的項目申報,這些因素都是客觀存在的。
成品出來的第一天,王傳文就鳥槍換炮了,也終於又有時間去市裡顯擺,果然更顯精致跟專業的“老頭樂”,一經停下來就會有很多人圍觀。
幾天下來,就開始有人找去廠子裡詢問價格,開始接受預定的定金。
沒有太多的現貨,是因為機車廠還在騰出閒置的廠房,同時也在組織廠裡的職工自願加入的名單擬定。
目前暫時還沒有更專業的設備引進,一切隻能基於全人工的製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