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民族雖然是惡心了點,但他們挖土豆是一把好手。”
“而且可以適應極嚴寒的地區。”
“當槍口懟到他們頭上之時,這個民族吃苦耐勞的優秀品德,就能體現出來了。”
葉天策惡趣味的一笑,當初毛熊國把這些倭寇弄到西伯利亞挖土豆,真是便宜他們了。
“葉先生,這土豆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倭寇挖土豆是一把好手?”
“難不成這土豆是一種地裡的農作物?”
朱元璋摸著下巴,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從葉天策口中聽到土豆這兩個字了。
“土豆啊,這個東西回頭從另一個世界帶來一些種子,讓你們種植一下,這是一種產量巨大的農作物。”
“一般情況下,畝產在3000斤到5000斤之間,可以烤著吃,也可以煮熟了吃,還可以做成菜品。”
“等征討完倭國,老朱你可以帶著皇後娘娘去我的那家小店,本老板親自給你們炒一盤醋溜土豆絲,保證讓你們食欲大開。”
“但是這玩意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反酸,還會胃脹,而且一塊地不能夠一直種土豆,要隔一年種一回,不然土壤裡的養分都會被吸乾了。”
一提到土豆,葉天策這時候才想起來,那個活人無數的農作物,也是有了這玩意兒。
和畝產與土都不相上下的番薯。
才造成了辮子朝廷時期的人口大爆發,人口激增,直接懟到了7000多萬人。
葉天策說話之間,雖然稀鬆平常,但這些話聽到朱元璋和朱棣的耳中,那無疑如同晴天霹靂般。
“葉先生,你真的沒有說錯吧?3000斤?還是至少3000斤?”
“咱大明一畝地的收成一年,最多也隻有幾百斤。”
朱元璋被震驚的有些合不攏嘴,葉天策則是撇了撇嘴,“不然你以為600年後為什麼華夏會有十幾億的人口?難道全靠吃牛肉嗎?”
“老朱啊,這個農學方麵你也得注意發展,可以在六部之外設立一個農部或者獨立出來一個農學院啥的。”
“在未來的世界,可是出現了一位姓袁的神人,被當時的華夏子民稱為當代農聖,國士無雙,他以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將畝產隻有幾百斤的水稻,培育成畝產2000多斤的神稻,憑一人之力活生民無數。”
這個事情對於朱元璋父子兩人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
特彆是葉天策提到那位姓袁的神人。
居然被封為了聖人,不過也是恰得其分。
“若是我大明也有此等人物,哪怕封為大明王侯又當如何?”朱棣感慨不已。
“這真的是人力能夠做到的嗎?”
“若是有機會的話,咱真想見識見識這位農家聖人,”朱元璋同樣點頭稱讚道。
“這個恐怕是沒有機會了,”葉天策歎了一口氣,“回頭我還是給你們整點土豆和番薯的種子吧,再弄點身強體壯的倭寇,就負責在偏遠嚴寒之地種土豆。”
“咱聽葉先生的,”朱元璋點了點頭,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自從先前在海上消滅了大批的倭寇部隊之後。
接下來的路程基本上都風平浪靜的。
時間又過了半個月。
葉天策站在飛劍之上,手中拿著望遠鏡,已經可以看到遠處的陸地了。
“前方應該是伊紀國,倭寇六十六國之一,說是一個國家,估計還沒大明隨便一個州府大。”
葉天策口中所說的伊紀國,以目前倭寇國家的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