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
深夜。
一處隱秘岸邊。
張逢從船上下來,看向前方的幽暗樹林。
這一刻,二十多天的邊境路途結束了,又回到了香江的土地。
唯一不同的是,張逢現在的身體‘散散的’,行走之間沒有一點武術家的底子。
但仔細望去,卻又像是龍形的起手,暗含各種勁力變化。
短短三天時間。
張逢就把勁力轉換的用法徹底吃透了。
“張老大!”
而這時。
小許一邊下船,一邊好奇的看向張逢,“你是怎麼做到的?”
小許這三天最多的問題,就是‘你為什麼能站在水上?’
反而不知道張逢最大的收獲,是勁力上的‘千變萬化’。
所以。
張逢對小許這樣的‘外行’,沒什麼好說的。
“你不懂。”張逢又是一句話把他堵回去了。
“張老大!”但隨後下來的大漢,話語卻更為直接,“你是錄像帶裡的那種武林高手嗎?”
“肯定是的啦!”同時,停船的船夫滿是感歎,‘我們漁村都是以打漁為生,水性老好的,很少有人能比得過我們。
但我們也隻能做到雙腿擺動,然後小半個身子露在海上。
可是你們這位老板,哇塞,都快站在水麵咯!
這不是武林高手,是什麼誒?”
他說著,還舉例道:“聽說釋迦摩尼一葦渡江,你們老板也和他一樣嘍!”
“老伯!”大漢反駁了一句,“一葦渡江,是達摩,不是釋迦摩尼。”
“都一樣!都一樣啦!”船夫羨慕的看向張逢,“厲害嘍老板!你要是去參加遊泳比賽,肯定能拿大金牌!”
“……”張逢看到三人一直在說‘踩水’這事,心裡搖搖頭,已經習慣了。
因為這三天裡,他們聊不了幾句話,就要提起這個‘踩水的玄乎事’。
可實際上,張逢倒是覺得不玄乎,反而覺得踩水的技巧還能再提高。
‘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張逢看向自己的雙腿,
‘我雖然借助超頻的共振和穩勁,讓大半個身子都在水麵上,但目前的平衡性還不是很好。
我最多隻能在海上短距離奔跑,還無法做到在海麵上戰鬥。
這應該是我沒有更多脈絡共振的緣故,以及我體質不達標。’
張逢歸整經驗,很快找到症結,
‘想解決這事,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試著開啟更多的“腿部新脈絡”。
一,可以加深共振幅度,說不定我將來還真能像是武林高手一樣,蜻蜓點水、踏雪無痕。
二,開的脈絡多,我也能大幅度提高體質。
隻是,我現在沒有更多的武學脈絡練法。
我也隻能根據現有的秘籍,試著反推其中的原理,然後用這些原理為根基,慢慢的去嘗試一些沒有武學記憶的“新脈絡”。’
張逢越想,思路越明朗,
‘況且隻要腿部能開,那麼身體其他地方也就能開。
到時候我的所有打法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甚至是質變。
但前提,我得了解脈絡原理,還有肌肉群的深層作用。’
想到這裡。
張逢忽然想學‘醫’,想規範化的去了解更多的人體經絡分布與原理。
或者強化裡麵出現一個‘經絡學記憶’。
但張逢覺得,與其漫無目的的等,不如現在學。
張逢思索幾秒,看向旁邊正在閒聊的小許和大漢,
“你們能找到一些關於脈絡醫學的書本嗎?越全麵越好。”
“要那個做什麼嗎?”小許先是奇怪的反問一句,然後就說道:“好啊,我回城寨的時候,讓我的人找找看。”
“謝謝。”張逢道謝,又問道:“螳螂雀的南城地下拳賽,一般都是什麼時間?”
“一般都是月底。”小許很快回答,“也就是三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