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縣令大人,裡正和老爺子將趙家村和新莊營好好整治了一番,連上灣和下灣入村的道路都讓打掃了一遍。老爺子更是叮囑家裡人每天早上務必要將院子收拾乾淨,彆因為每天來乾活的人多,就弄得跟個菜市場似的亂哄哄。
老太太說道:“知道了,山藥豆馬上就撿完,明天他們就不用來了,丟不了你的臉。”
東西多了就不覺得可惜,老太太很大方地將挑揀出來的小山藥豆給新莊營的每戶送了5斤,她現在很享受一聲聲“族長夫人”的恭維。
屋子裡的山藥豆終於下去了一多半,山藥挖的不多,處於供不應求狀態,除了要留種的,每天還得需要往鎮上酒樓送10斤,聽二栓說,現在如意酒樓的那道山藥泥賣到了200文一份,這真是要想賺就開飯店啊!
不過那山藥泥,雖說山藥可以去山裡挖到,而山楂醬卻是獨一份。我準備今年收獲的山楂不再穿糖葫蘆了,全部做成果醬。前院種的那顆山楂樹,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第一年移栽的緣故,結的不多,不過總算是活了。
我還專門去找曹老漢燒製了些精致的小壇子,以便提升果醬的檔次。
新莊營的房子年前能入住就不錯了,曹大爺家的房子是順帶手的,他死活不肯加塞先蓋,一定要等到明年春天跟福利院和小學堂一起,說反正他又有地方住,那些個流民還住在窩棚裡呢,冬天不搬進房子裡,可是會凍死人的。所以他現在主要精力是帶著兒子一起燒窯。
燒製出來的東西,除了往鎮上雜貨鋪送,同時也零賣給村裡人,沒錢的也可以拿工分換,一個工分可以換5個碗,2個壇子,還是很劃算的,時不時的,他就會帶著新莊營的人過來找我消減工分。
現在除了蓋房子,對於裡正和老爺子來說重中之重就是縣令大人要來。裡正每天上午都去村邊等一會,他是見過縣令大人的,非要第一個迎接。
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被他等到了。
這天,我剛熬好一鍋山楂醬,就聽見外麵趙順的聲音:“嬸子,縣令的馬車到村口了,族長叔說讓家裡準備一下。”
老太太一下慌了神:“這要準備啥啊?”
我趕緊出屋,去了西跨院,說道:“娘,你和四弟妹先去將堂屋收拾收拾,把桌子擦擦,地掃掃,大嫂你去燒水,三妮你去洗洗茶壺和茶碗,雲朵你去洗幾個盤子給我。”
很快堂屋的桌子上,茶壺茶碗、山藥豆、柿子餅、蘋果幾樣小吃就都擺上了,看著像是招待客人的模樣。
老太太問道:“接下來要乾嘛?”
“娘,縣令大人好不容易來一趟,中午怎麼也得留頓飯,一會你領著雲朵他們,殺隻雞,將山藥先蒸上,後院挑著嫩點的蔬菜薅點,等著我做。雲朵,一會我那山楂醬涼了後,記得裝壇,我可能顧不上。”
老太太著急道:“哎呀,這還得給縣令大人準備吃食,要不村口的飯攤今天就彆出了?”
“娘,得出,得讓縣令大人看看咱們對他分下來的流民是多麼好。一會,小花妹妹就來了,咱們這麼多人呢,忙的過來。我那兒要是不忙了,就過來準備午飯,不會耽誤事的。”
剛穩定了大家的軍心,就聽見外麵馬車的聲音,大家又趕緊到院門口迎接。
隻見來了一輛馬車,趕車的正是劉大人的小廝代安,趙家大哥和二栓領路。
待馬車停到院裡,裡正一掀車簾,先下了馬車,緊接著是老爺子,最後劉縣令身著一身便服也出現在眾人眼前。
隻見他溫文爾雅,一點官架都沒有,笑著說道:“冒昧前來,打擾了。”
眾人呼啦跪倒一片,我這個不想跪的也被老太太給拉著跪了下去:“見過縣令大人。”
劉大人用溫和的語氣說:“快起來,今天我可是悄悄來的,不講那些虛禮,也彆大肆宣揚,就當我是來走親戚的。”
話雖這麼說,但大家仍是戰戰兢兢,畏畏縮縮。於是我便拉著老太太起來,又跟裡正和老爺子說道:“裡正叔,爹,先生一路辛苦了,不如你們先陪著先生在屋裡坐會。”
“對對,先生,您快屋裡請。”
老太太她們不敢進去,我隻好跟著進去倒茶:“先生,這是蘆根水,平時我們拿它當茶飲用,郎中說喝了對身體好。”我又指指盤中的小吃:“都是些山貨,先生可以嘗嘗。”
劉大人坐在桌子一邊,裡正和老爺子坐在另一邊,不敢全坐上去,隻做了半個炕沿。
劉大人笑笑,先喝了口茶,又隨手捏起一個山藥豆放進嘴裡:“餘氏,你這山貨味道不錯,尤其是那山藥泥綿軟細膩,很是好吃,聽說如意酒樓這道甜品賣的不便宜呢?”
話題一打開,裡正和老爺子明顯放鬆不少,大家便聊起了進山挖山貨。
劉大人說道:“噢?這山藥產量這麼高,怎麼沒引進地裡種植?”
我解釋道:“村裡地少,糧食還種不過來呢,再說,山裡就能撿拾的東西,也不想在格外種植了。不過,我在山坡地上種了一些,想著以後就不用跑那麼遠去挖了。要是先生您不急著回去,可以去看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