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嫁嫁,您這忙著呐!?”
拖著骨碌碌的行李箱,背著大背包走進寨子裡的趙崢,親熱的衝路邊小院門口擇菜的老太太打著招呼。
“哎喲,崢崢學校放假回來了啊?”
個子矮矮的老太太,穿著件大橋雞精的紅圍裙,聽到動靜後連忙站起來在圍裙上擦了擦手,笑容可掬的衝趙崢招著手:“快進屋進屋,三嫁嫁剛好煨了藕湯,快來喝!”
“三嫁嫁,我這都畢業好多年了啊!”
“這還沒到飯點呢,我先回去把包放下,一會晚上來喝!”
趙崢哭笑不得的回了一句,他每次回來三嫁嫁都以為他是學校放假,可他都畢業工作好幾年了。
“好好,記得早點過來啊!”
三嫁嫁彎腰拿起腳邊的簸箕磕了磕,高興的顛顛就往屋後頭菜園子裡走:“那我再去摘點菜,晚上給錚錚做好吃的啊!”
“知道啦!”
趙崢一邊拖著行李箱往自家老屋裡走,一邊高聲道:“您慢著點啊!”
這山裡的寨子不大,攏共百十來戶人家,再加上家家戶戶都是攀得上的親戚,所以很簡單粗暴的就叫做趙家寨。
剛剛的老太太,嚴格來說應該算趙崢的外婆一輩,是他外婆家的三妹妹,而“嫁嫁”這個詞是他們本地對外婆的叫法。
早年間,像趙家寨這樣位於深山中,環境偏僻小山寨的子女,嫁娶普遍不會距離太遠。
三嫁嫁跟趙崢外婆一樣嫁到了趙家寨,而且夫家又恰好是趙崢爺爺這邊的表親兄弟,所以其實也是可以直接叫奶奶的。
不過趙崢外婆走的早,三嫁嫁跟他家老屋住得近,打小趙崢就是在她跟前跑著長大的,所以叫嫁嫁顯得更親近一些。
趙崢家的老屋,位於寨子深處更遠一點的地方,緊靠著後山。
畢竟他家這一支,算是趙家寨的長房,家裡建起的宅子更早更老一些,而靠近路邊的這些房子都是前幾代,各房分出去的叔伯兄弟慢慢建起來的。
寨子裡很幽靜,以至於趙崢行李箱的軲轆聲都顯得有些嘈雜,畢竟現如今寨子裡已經沒幾個青壯了,大多都搬到了城裡買房定居了。
隻留下不習慣城裡環境,或是舍不得菜園、小雞的老人還守著村子,隻有逢年過節才會偶爾回村來聚聚。
不過說是說山寨,趙家寨到也不是真的位處什麼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裡,村村通的兩車道柏油馬路都鋪到了家門口,步行幾公裡就能到鄉裡鎮上,騎個小電驢去市內也隻不過半小時的事。
趙崢家作為趙家寨的長房,山中老屋彆的沒有就是地方夠大,左右廂房、前庭後院、堂屋灶屋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