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樂開著車子來到何文田的彆墅區,告知了一下樓號,對方看了看車牌,恭敬的讓他進去。
顯然黃秋靜之前已經打好招呼。
沿著車子山道向著山頂的方向趕去,在一座西式洋房的院子裡停了下來。
黃秋靜的車子已經停好在那裡了。
而她本來也已經來到門口等候著。
“老板。”
看到他下車,恭敬的喊了一聲。
楊小樂點了點頭笑道:“以後不用那麼客氣!!”
徑直的向著裡麵走去。
進來以後屋裡十分的暖和,擺放的都是現在最高檔的西式家具。
現在的東西就一定比後世的差嗎?
不一定。
就是款式沒有後世那麼多而已。
人的審美其實是有輪回的,從古典到西式再重新回到古典。
人們會發現老祖宗喜歡的那一套,還是好的。
不然後世就不會那麼多人喜歡紅木家具了。
當然了,質量的問題也是重要的部分。
“空調開了?”
楊小樂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摸了一下,見很乾淨,笑著問道。
“嗯,外麵有點涼!我過來把空調開了。”
黃秋靜站在旁邊,回答著。
楊小樂聞言輕輕的點了點頭,現在這裡其實不太冷,也不暖和,最高溫度二十度左右,最低溫度隻有幾度。
還是要穿厚一點的衣服。
隻是不像內地那麼冷,包的跟粽子似得。
好奇的看了一下空調,跟個窗戶似得。
沒有在意,看著還在那裡站著的黃秋靜笑道:“你乾嘛?坐啊!以前你可不是這樣,怎麼這次來了,這麼客氣了?”
黃秋靜聞言小心的坐在了旁邊,屁股隻敢坐半個位置。
以前她不懂啊!
現在接觸的高層人物越來越多,心裡對楊小樂那是越來越恭敬。
這些人一言之間,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想到什麼,問道:“老板,您喝點什麼?咖啡還是茶水?茶水有武夷山大紅袍,采自武夷山六顆接近三百年古樹的老茶,還有碧螺春,也是當年乾隆時期禦封的十八顆古樹摘下來的。”
知道內地人可能喝不習慣咖啡,她特地弄了一點茶葉。
楊小樂眉毛一挑:“哦,從哪裡來的?泡碧螺春吧。”
武夷山的大紅袍古樹估計很多人都聽過。
出名也是根據港片才傳播開來的。
當然了,現實也確實牛逼。
不過不是現在。
而碧螺春的十八棵古樹也是幾百年的曆史了,現在同樣是禦茶,隻是很少為人知道而已。
而且他也喝不慣紅茶。
聽到這話,黃秋靜站了起來:“去茶室好了。”
一邊說,一邊將茶幾上的資料帶著,引薦他到了一間房間裡。
楊小樂自然是跟上去了。
來到地方,是一個比較古樸的房間,裡麵的家具都是紅木家具,一張茶幾上擺放著一些紫砂壺和紫砂壺的杯子。
還有一套瓷杯以及玻璃杯。
楊小樂坐在那裡,四下打量了一下,坐在那裡。
看著對方開始弄茶。
早就已經準備好的碳火小路子,上麵的水已經開始冒熱氣了。
就看到黃秋靜去洗了個手,開始弄了起來。
楊小樂見狀笑道:“你還會這個啊!”
聽到這話,黃秋靜笑道:“以前我爹地就愛喝茶,看過他弄過,後來偶爾參加了一下洽談的時候喝過幾次,學了一點。您彆笑話。”
楊小樂不在意的笑了笑:“沒事,我不懂,你弄什麼我喝什麼。”
前世自己年輕,大部分都被各種碳酸飲料包圍著。
等他快到喝茶品茶的年齡,就來這裡了。
懂一點,也都是皮毛。
黃秋靜見狀鬆了口氣,一邊弄,一邊說道:“老板,您要先聽什麼?是我們這邊的,還是陳先生那邊的?”
“都行,先說說咱們這邊吧!”
“嗯,好!”
黃秋靜聞言開始說著公司的大概情況。
公司名下的資產。
431間商鋪,總價三千多萬。
楊小樂一開始對於這麼多錢能排上華人五十名之內,有些奇怪。
畢竟可是有很多巨富以及官員過來。
後來想想現在的黃金和白銀的價格也就不奇怪了。
一條大黃魚,換成港幣也就四千塊錢左右。
四十萬的話就得接近100斤(十六兩製)。
黃金萬兩也才四百萬。
整個四九城,能有萬兩黃金的有幾個人?
匆忙跑路的時候,能帶百十根黃金就已經算是厲害的了。
金銀管製可不隻是建國以後,民國時期為了讓紙幣流通,其實就已經開始實行金銀管製。
隻不過效果沒那麼好。
但畢竟是有這個規定,而且黃金一直以來作為大宗交易,民間基本上少見,所以黃金其實流通的沒那麼多。
就算的大戶、大官存的黃金也有限。
古董字畫什麼的在這邊的價格也不高。
聽了一會,茶水也差不多了,黃秋靜將泡好的一小杯水放在他的麵前。
隨後說道:“立信置業這邊想和我們的中介公司更深入的合作,但是我考慮到他們現在被英國佬方針對,所以沒敢答應。”
“哦,什麼意思?”
楊小樂奇怪了一下。
立信置業,名字倒是挺熟悉的。
隨後品了一口茶水。
溫度正好溫熱,但是不燙嘴。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還是溫度剛剛好,正好他也要喝水。
感覺挺好喝的。
隨後笑道:“再來一杯,你繼續說。”
黃秋靜給他倒了一杯水,隨後說道:“哦,立信置業是港島華人首富的霍家的地產行業,他們對我們這種中介模式非常感興趣,但是他們從53年以後,就被……”
這話讓楊小樂愣了一下。
霍老?
隨後便明白過來了。
好像從鴨綠江戰場結束以後。對方確實被針對過。
因為當年他暗中湊集了很多緊急物資,低價送到那邊去,就算是解放以後,老美對那邊的禁運也沒有停止。
霍老還是暗中運送內地需要的物資過去。
所以53年以後,就開始被針對。
霍家的產業也被切割,成就了現在的四大家族。
這四大家族可不是後世的那幾個,現在這幾個也算是新興的家族之一,還算不上大家族。
不過見狀的霍老還不老。
應該也就三四十歲而已。
聽到黃秋靜說完,楊小樂又喝了一口第二杯,杯子本來就隻有一點點大。
一口就能乾了。
喝了一口隨後問道:“咱們辦中介根本是什麼?”
黃秋靜想了一下說道:“房源!”
“對啊!咱們的根本是房源,現在港島還沒有第二家房地產中介,將來不是說沒有的可能。現在正是跑馬圈地的時候,特彆是大公司的房子,更加要拿到手裡…………”
中介公司賺錢嗎?
他曾經隻是感覺這玩意隻是幫助自己弄點現金,讓自己還貸款的錢。
沒想到生意好的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過也能理解,現在的港島各大地產都是各自為政,都有自己售樓部門用來處理租和賣的業務。
而且這些售樓處還得和律所合作。
宣傳的話,也就是貼貼海報,或者報紙上登錄一下,也不可能天天登報。
交易的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
但是這種中介的模式打破了這些限製,畢竟繁華地區,隔一段路就會有一個這樣的中介,無形中也是一個廣告。
還有就,他推出了車接車送的模式。
現在港島平均工資隻有一百左右,繁華地段高一些,車子也就七八千,好的也才一萬多。(頂級車不算。)
幾輛大巴車也就幾萬塊錢,司機一個月三四百塊撐死了。
定時定點的車接車送,一個月的油費要不了多少錢。
中介又有著律所統一的合同,不用再跑律所了。
這給人帶來很多方便。
而且這裡以前買房的方式是,有人在小區附近貼紅紙喜報,上麵標著大概的情況,到那時這種一般都寫的不是很清楚。
客戶上門看了以後不一定就是自己滿意的。
但是在中介就不一樣了,各種房源給你挑,要方便太多太多了。
如果光看2-3%的中介費,確實不是很多,但是底下的房源現在越來越多,有些中介都忙的不可開交。
就現在也不比一般的地產公司差。
還不用貸款蓋房子,這種費事的事情。
黃秋靜聞言猶豫了一下:“這樣的話,我們會不會被針對?”
楊小樂搖了搖頭:“不管,如果說隻做他們的生意,還有可能,現在是誰的生意都做,你怕什麼?”
聽到這話,黃秋靜輕輕頷首。
這個她自己也是想到過。
但體質裡的事情,她還是不敢輕易的下決定。
隨後答應了下來:“好,我知道了,過段時間我就聯係他們……”
接著繼續說著自己兩家公司的情況。
聽了一會,楊小樂眉頭皺了起來:“管理層一定要注意,這個我不懂,你自己想辦法……務必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體係……”
自己隻是將後世的模式給照搬照抄過來。
現在剛剛進行了一年,管理有些混亂和粗暴,畢竟後世的公司都是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