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楨羽一想到40萬敵軍,要攻打僅有5萬士兵的止弋城,就開始懸著一顆心。
她想了不少辦法,都沒能搞到炸藥。
采石場開礦山,每件炸藥都有登記。
她和采石場老板非親非故,再說了開石頭的老板就不差錢,全都是上億身價,三兩千萬人家根本看不上。
再往上加價,她也害怕對方報警。
要是她被關進去幾天,止弋城的勝算,就隻剩下20了。
薑楨羽歎了口氣,她扒拉幾口涼掉的麵,味如嚼蠟。
她剛放下筷子,當啷聲讓她想到蕭璟州用柴油偷襲敵營。
柴油?
燃火的箭矢?
燃燒瓶!
薑楨羽興奮地站起身:“暫時沒辦法買到炸藥,燃燒瓶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二戰時期,燃燒瓶可是派上大用場。
投擲出去,坦克都能夠炸毀。
沒有炸藥,那就找平替!
她迅速查詢製作燃燒瓶,需要用到的材料。
玻璃瓶,粗棉線,瓶蓋或軟木塞。
這些東西加起來,都費不了多少錢。
當初開荒種地時,她送過去的柴油,都是按照成倍的買。
等此次戰役過後,她再補給柴油過去,繼續種地也來得及。
她聯係到玻璃廠。
淩雲市地大物博,周邊的縣城有不少工廠。
加上淩雲市水源乾淨,盛產啤酒和白酒。
她知道的玻璃廠,就不下三家。
薑楨羽聯係其中一家玻璃廠,利用現有的模具,製作出一批透明的玻璃瓶。
玻璃廠有好幾條線運作,冬季屬於淡季,加上快要過年了,需要製作的東西更加少。
玻璃廠為了設備堵塞等風險,向來不會停工。
薑楨羽提出定做玻璃瓶,對於玻璃廠而言,算是過年前夕撿錢的活動。
玻璃廠長笑道:“沒問題,小姑娘我們廠有定做基本指標。
10萬個起步,2元一個。
30萬個瓶子,18元一個。
50萬個瓶子,15元一個。”
“反正就是越多越劃算,當然再多了就得年後生產。
員工都等著回家過年。”
華國人過年的心情,哪怕在海外都想飛回來,更彆說在國內的人。
薑楨羽道:“給我來50萬個玻璃瓶。”
兩人敲定好數量,薑楨羽提前了解過,玻璃廠大多會和瓶蓋廠,以及橡膠廠合作。
甚至大一點的玻璃廠,還會開展這兩項業務,一條龍服務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