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站起身,恭敬行禮:“臣遵旨。”
在場的官員散去,蕭璟州把魏聞山留下。
鄭叔禹的話,昨天他和羽兒談起過。
羽兒告訴他,有一項技術叫做印刷術。
一種是雕版,一種是活字。
魏聞山聞言一喜:“若真能成事,乃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啊!”
蕭璟州道:“魏卿找來城中巧匠,將譯過來的字,全部雕刻在木板上。
今後便能印刷成冊,流傳百世。”
魏聞山不解:“方才聽殿下所言,活字豈不是更好?”
木板雕刻一本書,所耗費的時間可不短。
若是活字印刷,一本書印刷成冊後,還能繼續使用。
蕭璟州搖頭:“木匠大多不識字,活字印刷難度太大,難以形成規模。
反倒不如木板雕刻方便。”
魏聞山思索片刻,連連點頭:“還是殿下英明,倒是下官想得太淺了。”
他還有些遲疑:“大景朝為難在前,紙墨更是難尋,恐怕雕刻成書,也沒有紙來印吧?”
蕭璟州瞥了眼一旁的造紙書,淡聲道:“還未到時候。”
“你儘管安排人先做吧。”
“下官遵旨。”
魏聞山離開後,蕭璟州便讓錢無憂把書,還有筆墨紙硯,搬進庫房裡麵存放。
這些書並不是要落灰,而是另辟出一個空間,讓習得簡體字的年輕人分類譯出來。
農業、養殖、武器、水利、兵法、糧儲優先。
那些如何做生意,怎麼改變民生的書籍,放在以後再慢慢徐徐圖之。
……
蕭璟州回到止弋城,便開始不停地忙活。
他站在城樓上,看著城外的原封百姓。
百姓們衣衫襤褸,在城下排著長隊,捧著碗領取粥食、饅頭。
城外的不遠處,密密麻麻的軍帳支在平地上。
蕭璟州沉聲道:“過去這麼多日,還未查清楚這些難民身上是否患病嗎?”
寒風一卷,吹在臉上都疼。
顧鎮北道:“炎大夫帶著大夫們,白日裡問診治病,夜間開始排查。
數萬人,太多了。
一時間,恐怕難以查清。”
當初止弋城的百姓,肚子裡草根、樹皮、觀音土,能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一樣都沒有落下。
原封的百姓餓肚子的時間,比止弋城的百姓更久,更不能掉以輕心。
蕭璟州道:“吩咐拿下去,把止弋城中門關上。
原封排查過的百姓,全部引入城中安頓。”
顧鎮北遲疑:“可五萬人,關上中門如何能安頓得下?”
若是把帳篷拆了,城外的百姓就得凍死在寒風中了。
蕭璟州道:“神明今日便會送來物資,舅舅按照孤的吩咐照辦便是。”
顧鎮北一聽,眼眸閃過一絲光亮。
“如此甚好,末將這就著手安排!”
他笑道:“這些人臟兮兮,渾身上下都包漿了。
末將命人把澡堂燒好水,給他們全部都洗乾淨!”
蕭璟州也笑了笑:“庫房裡有洗發水、沐浴露、毛巾。舅舅去找錢尚書領取便是。
衣物也全部換新,免得有虱子到處爬。”
顧鎮北道:“這就去!”
喜歡饑荒年,我靠一隻碗養活百萬古人請大家收藏:饑荒年,我靠一隻碗養活百萬古人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