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貴妃說了要替陳皓張羅,果然,上次將於錦瀟叫到宮裡之後沒過多久,朝堂上便有人提起睿康王和南寧王最近的表現,建議宣德帝對這二人也予以相應的提拔。
原本隻是一個陳留上朝,萬貴妃還沒有這麼急切,但誰知王玉茹又懷有身孕了,陳皓作為太子的最佳人選,卻一樣拿得出手的都沒有。
被這兩方一起刺激,萬貴妃便按捺不住了。
以前宣德帝上朝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每回有什麼問題,他都是任由下麵的大臣們各抒己見,等到他們吵累了,他再來收尾。
可是今日,底下的大臣們意見卻是相當的統一,就沒有一個人投反對票的。
宣德帝眼神掃過站在下首的諸位大臣,良久之後才開口:“朕提了平西王在北城兵馬司的官職,那是因為他立了功,前些日子潛伏已久的撻桫探子被揪出來的事,諸位愛卿還沒忘吧?”
下麵的官員齊齊應聲稱“是”。
“朕一向賞罰分明,平西王有功自當要賞,諸愛卿讓朕提拔睿康王和南寧王,那你們倒是說說,他們這段時間有何功績?朕又當如何論功行賞啊?”
“陛下。”出列的是大理寺少卿林良才。
宣德帝看了一眼,並未開口。
林良才道:“南寧王自元宵之後到大理寺任職,這幾個月以來勤勤懇懇,絲毫不敢有所懈怠,隻是因為職級較低,有些重點案件南寧王無法接觸。微臣覺得,應該給予南寧王更大的空間發揮,才不算是埋沒了人才。”
“依林愛卿的說法,所有勤勤懇懇的官員都要晉升的話,那這朝堂還裝得下嗎?還是說,林愛卿打算將這位置讓出來?”
宣德帝一開口,林良才就啞了,他可不敢說要將位置讓出來,一個大理寺少卿,宣德帝不至於找不到人來替補。
宣德帝沒管林良才,而是掃視了一圈下麵站著的諸位大臣,“諸位愛卿可願意將自己的位置讓出來?”
堂下的大臣們都低著頭,再無一人敢言,宣德帝對這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
然而下一刻,丞相周承站了出來,“啟稟陛下,老臣有一言。”
宣德帝見是周承,心中了然,“周愛卿但說無妨。”
周承道:“陛下,王爺皇家血脈,身份尊貴,自是與我等不同。三個月時間雖然不算長,但也足以看出一個人的基本能力。林少卿身為南寧王的直屬上級,對他平日的表現都了若指掌,因而會有此等建議,想必也是有多方考量的。”
“陛下慈父之心,將三位王爺放到各部門曆練,想必也是希望讓他們有一日能夠獨當一麵,若是如此,陛下更應該讓三位王爺參加每日的早朝,微臣私以為,參加每日早朝,能更快的促進各位殿下的成長。”
周承這番話說完,緊接著便是成片的“臣附議”。
宣德帝將三個兒子區彆對待,也隻是權宜之計,反正遲早他們都得上朝,慢慢步入朝堂核心,原本這事他也沒有打算拖得太久,但現在他們非要逼著他做這事,他心裡便不爽了。
宣德帝默默將堂下所有附議的官員都記了下來,然後發現,他們這些人多少都同陳皓有些關係。
雖然他早就料到了會是這樣,但現在看到數量龐大的陳皓的支持者,宣德帝心中難免多想了幾分。
宣德帝沒有理會眾大臣,直接道:“我朝的用人製度一向是能者居之,即便他們是朕的兒子,那也得按照正常的升遷製度來。今日就到這裡吧,散朝。”
宣德帝說完,直接離場了,剩下一眾大臣麵麵相覷。
待下了朝,他們也沒歇著,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還在討論著剛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