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年間,杭州仁和縣,猶如一幅被歲月暈染的水墨畫卷,儘顯江南的溫婉與靈動。在這繁華的縣城裡,有一戶人家,主人姓金,早年喪父,留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兒子金華,自小就聰慧過人,生得一副好相貌,身姿挺拔,眉眼間自帶一股風流韻味,恰似那春日裡隨風搖曳的翠竹,清新俊逸。
金華的母親閆氏,一心盼著兒子能出人頭地,從他七歲起,便將其送入私塾。金華也十分爭氣,在學堂裡,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他無一不曉;詩詞歌賦,更是揮筆立就。先生對他讚賞有加,同窗們也都對他欽佩不已。
時光匆匆,金華年滿十六,已然到了談婚論娶的年紀。閆氏看著出類拔萃的兒子,心中滿是驕傲,同時也為他的終身大事操碎了心。她常常托媒婆幫忙物色合適的女子,心中暗自想著,自己的兒子才貌雙全,女方也必須是個出色的美人,方能與他匹配。
媒婆們聽聞消息,紛紛上門,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女子的信息。然而,閆氏眼光頗高,但凡女方有絲毫不得體之處,便直接拒絕。她看過的女子數不勝數,卻總覺得她們過於平凡,配不上自己的兒子。久而久之,媒婆們都知道閆氏不好應付,前來提親的人也漸漸少了。
而金華呢,自從母親開始為他張羅婚事,他的心就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撓著,再也無法安心讀書。他雖年輕,卻心思風流,偶爾聽書友們說起閨中之事,心中便充滿了好奇與向往。每次母親提及說親,他就一整天都沒心思讀書,白天癡癡呆呆,如癡如醉;晚上輾轉難眠,如癲如狂,滿心盼望著能早日娶到妻子,一嘗那甜蜜的愛情滋味。
話說金華的左鄰,住著一位韓老板。韓老板年輕時走南闖北,販賣米糧,憑借著自己的精明能乾,攢下了不少家底。如今,他開了兩家典當行,雇了六個夥計幫忙打理,自己則在家中享清福。
韓老板的妻子劉氏,隻生了一個女兒,乳名嬌娘。這嬌娘雖為女兒身,卻出類拔萃,有著沉魚落雁之貌,閉月羞花之容。她不僅容貌出眾,還心靈手巧,擅長女紅針織,是十裡八鄉有名的一枝花。
韓老板對女兒疼愛有加,視若掌上明珠。他心中想著,女兒如此出眾,絕不能隨隨便便找個人就嫁了,一定要挑一個出類拔萃的好男人,最好是滿腹才華的謙謙君子。隻是嬌娘年紀尚小,劉氏又對她寵愛至極,韓老板也覺得自己沒有兒子,不舍得女兒早早嫁人。
金家找人說媒那陣子,媒婆們第一個就想到了嬌娘。她們三番五次上門,向韓老板推薦金華。韓老板聽了媒婆的介紹,心中也有些動搖,覺得金華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然而,他思前想後,還是舉棋不定,下不了決心。
媒婆們追問得緊了,韓老板被逼得有些焦躁,和其中一個媒婆爭吵了起來。兩人互不相讓,聲音越來越大,最後韓老板乾脆揪著媒婆的衣服,把她攆了出去。
這媒婆自覺丟了麵子,心中十分惱怒,便到處說韓老板的壞話。如此一來,再也沒有媒人敢上門提親了。
一日,劉氏閒來無事,與丈夫說起:“隔壁的金華小官人,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又長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咱們女兒也是相貌不俗,和那金華可說是天生一對。為什麼之前媒婆來說親,你總是不答應呢?”
韓老板歎了口氣,認真說道:“我不是不肯答應,在我看來,咱們女兒和那金華確實是郎才女貌。隻是,還有一件重要的事,你可知道?”
劉氏沉思片刻,搖了搖頭:“你說的是什麼事,我實在想不到,你就直說了吧。”
韓老板這才說道:“咱家雖然小有積蓄,不缺吃穿,但是你我都已經五十多歲,還沒有兒子。往後這些家業,還不知道要交給誰來管理。”說著說著,他這個堂堂七尺男兒,竟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劉氏聽他這麼一說,眼眶也紅了,忍不住掉下眼淚:“我也想過這些,平時為你管理家業,多賺了銀子就歡喜得很,其實也是想為你寬心。每次看到彆人家兒女雙全,我麵上不說,總是回家悄悄掉眼淚。”
兩人越說越傷心,不禁放聲痛哭起來。
這時,韓家的小丫頭蘭兒,正在院子裡賞梅。她聽到樓上傳來陣陣哭聲,仔細一聽,竟是老爺和夫人的聲音,心中一驚,連忙往後院跑去。
蘭兒在後院找到了嬌娘,急忙稟報:“奴婢剛才去前院看梅花,忽然聽到老爺和夫人在樓上大哭,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嬌娘一聽,頓時心急如焚,匆匆忙忙地跑去前院,跑上樓去找爹娘。
此時,韓老板和劉氏還在痛哭不止。嬌娘紅著眼眶,問道:“不知爹娘到底遇到什麼傷心事,怎麼哭得這麼厲害?”
韓老板夫婦見女兒來了,緩了好一會兒,才勉強止住哭泣。嬌娘又耐心地問道:“爹娘心裡若有什麼不開心的,就告訴孩兒吧,或許孩兒可以為二老分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