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茂可不是吃虧的主,在之前就想好了,這個村子村口就是有一個乾枯的魚塘,
其實說魚塘也不是多麼準確,畢竟乾枯了不知道多少年,所以這村裡小一輩子小孩子估計連魚都沒見過,不過為了自己的計劃,許大茂還是想要賭一把的。
“那行,到時候我喊我家老大在那裡守著反正不會讓你吃了虧去,也就一年的時間老頭子我也耗得起。”
王村長琢磨了一下,覺得許大茂說的也沒有啥問題,反正魚秧子放在水裡養著就行,實在不行,再把它撈起來喂雞喂鴨總不至於浪費了。
“放心吧,虧不了,等於養幾個月後上麵還能放鴨子,到時候鴨子也有吃的,魚也有吃的,這個就叫生態養殖。”
許大茂咧著嘴巴笑嗬嗬地說道,
王村長不懂啥叫生態養殖,反正對於城裡來的這個放映員印象還不錯,他還是想給一些信任的。
許大茂和村長確定之後,準備下一次過來的時候就拿上魚苗,然後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設備還有剛剛村長幫忙換回來的各種糧食和蔬菜的種子,騎上自行車趕往了下一個地方。
當然,他也沒有忘了,把之前說好的補貼糧給了王村長,當然沒有直接給糧票,而是給的布票,
畢竟他最清楚生活在村裡的人最缺的是什麼。
就這樣每天走一個村莊,許大茂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了這一次的下鄉任務。
不過與父親回來時不同的是,他的自行車上也隻有放映設備,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當然其中也有推脫不掉的熱情,還有私下換的東西都在半路上被許大茂放進空間。
回到廠裡把設備放下之後和交接人員做了檢查,又去跟宣傳科劉科長報備了一聲然後轉頭又騎著自行車回家去了。
“大茂回來了,聽你媽說你已經接你爸的班,這幾天都沒看到你,這是下鄉才回來吧!”
剛一到四合院的門口,守門員三大爺樂嗬嗬的說道,眼鏡後麵的一雙小眼睛時不時的瞟向自行車後座,不看還好一看頓覺奇怪。
“三大爺好啊!我這剛回來,太累了就不跟您聊了。
許大茂打完招呼提起自行車就進了大院的門一路推著車就往後院自家走去,
至於和其他鄰居打招呼之類的,不存在,這院子裡除了那幾個其他人他是真心不想接觸。
“孩他爸你在看什麼呢?”
一個婦女的聲音傳過來,三大爺不用看都知道是自己老婆,頓時砸吧了一下嘴巴有些奇怪的說道:
“嘿!這許大茂跟他老爹還真是不一樣,這下鄉去了一趟空手而歸,你說這可不可笑。”
“怎麼可能?誰不知道放映員下鄉一次那拿回來的東西可不老少,那許富貴不就是這樣攢的家底嗎?那日子過得可滋潤的很。”
三大媽說話間不免有些羨慕,自家三個娃還都是男娃,現在肚子裡又揣了一個,全家人就靠著丈夫在學校當教師拿著微薄的工資,
平日裡都是省了又省,像這院裡許家的生活不得不說她是真的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