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黃昏,臨江縣南麵一隊車馬正朝著縣城過來。
車上全是成缸的藥膏,每一缸都有百十來斤,用三層油紙密封,還有封泥掩蓋。
缸上貼了紅標,一個偌大的“三元”字樣。
隻要是在平州府境內,提到跌打損傷的藥,問十個人會有九個都第一時間回答“三元膏”。也就是此時馬車上拉的這些缸子裡的東西。
為什麼叫三元膏?因為這東西是由三元門煉製調配出來的。在平州府內很暢銷,幾乎把市麵上跌打損傷類的藥膏份額吃下去了九成。
其實論效果,三元膏並不是平州府境內市麵上跌打藥膏裡最好的,但他卻是效果第一梯隊裡麵賣得最便宜的。比它效果好個一兩成的藥膏價格卻要貴上近一倍。這讓大部分人怎麼選?
一帖三十文的跌打藥膏在三元門的生意裡可是占了不小的一部分,利潤也是最高的。
所以每一次藥膏的運輸三元門都很看重,會安排至少五名弟子護送,同行的還有臨江城趙家的十餘名家丁護院。
藥膏會在三元門內部煉製和調配,成品送到了臨江縣城之後會被分裝,然後用水路運往州府各地的藥鋪,甚至一部分還會順江而下去南方售賣。
“走快些,馬上要天黑了,到時候進不了城又得在外麵吹一晚上冷風!”
車隊前麵一個中年漢子揚聲給身後的幾輛車打招呼,催促再趕幾步。
從三元門過來三天半的路程半道就一個晚上是住在鎮上,其餘都是風餐露宿,這天氣夜裡能結霜的,即便大家都是糙漢子可也沒誰不喜歡熱乎的被窩。
“放心吧師父,來得及的,估摸著過了這片林子就能上官道了,最多半個時辰就該能看到城門了。”
“嗯,還是有些緊,讓大家都再快些。”
這一趟做主車隊的是三元門的第三代弟子王元。一身功夫全在拳腳上,江湖裡也有名堂,稱“鐵臂猿”,說他拳頭硬身法靈活。
這次同行的四人,除了王元的兩個徒弟之外還有兩名他的師侄。
眼看著要拐出林子了。
突然前麵一棵歪脖子樹下一個半躺在樹乾上戴著鬥笠的人讓王元微微皺了皺眉。
一抬手,車隊裡的人也都提高了警惕,有刀子的也都把手放在了刀柄上。
“三元門過路,無事不相乾!”
王元照著道上的規矩先報了家門。見對方還是那麼半躺著,鬥笠下麵也看不到樣子,不知是睡著了還是怎麼的。
不見對方動靜,王元還是謹慎地從馬車上跳下來,然後走到對方和車隊路徑的中間以防萬一,他身後則是自己的兩名徒弟,三人形成一道屏障。
走貨的車隊沒有不小心的。即便三元門這種武林門派也一樣。路上賊匪、仇殺甚至魔道可不是好惹的。
不過再謹慎也不能萬無一失。
就見那渾身黑衣,頭戴黑鬥笠的人突然站了起來,然後唰的一聲搖開了一把看起來很普通的折扇,扇麵一片空白。
“留下貨,你們可以走。不然就把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