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軍的生活十分枯燥,可葉豐過的很是充實。
除了日常的訓練、巡邏、值守外,還有很多的空閒時間。
葉豐一點都不願意浪費,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尤其是在學識字方麵,葉豐展現出了令張天元的驚歎的天賦和努力。
“你是生錯地方了,但凡生個好點的人家,讀書識字,說不定也能中個進士當個官呢。”
張天元不止一次的表示惋惜,可見葉豐在讀書方麵的天賦多好。
葉豐卻很看得開:“如果我真生在那樣的人家,可能就不想識字了。”
“好像也有道理,這字不白識,這就學會說道理了。”
張天元反而被葉豐說通透了。
他在識字讀書方麵也很有天賦,可身為軍戶隻能從軍,他識字也是像葉豐這樣,是跟戰友學的。
當時戰友也這麼誇他,也惋惜他生錯了地方,讓他耿耿了很多年。
“如果我不是軍戶,如果我生個好人家,我是不是可以參加科舉,是不是可以入朝為官?”
張天元常這麼想,哪怕過去很多年,他年齡很大了,也無法釋懷。
葉豐的一句話卻解開了這個他多年都未能解開的疙瘩。
是啊,若當真生在彆的人家,他還會那麼認真的讀書識字嗎?還有這方麵的天賦嗎?
出身變了、環境變了,這個人憑什麼不變呢?
變好變壞,誰又能知道呢?
釋懷的張天元越來越喜歡這個聰明的小夥子,可越喜歡,他就越覺得對不起葉豐。
畢竟在軍營裡,葉豐是作為他兒子的替身當邊軍的……
或許是這份愧疚作祟,張天元對葉豐更好了,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葉豐對張天元也十分尊敬,他父親早亡,父親的模樣在他的腦海中早已變得模糊。
“如果爹還活著,大概就是張哥這樣的吧?”
葉豐常常這麼想,他對張天元也是十分依賴、絕對信任,他甚至把從沒有告訴任何人的刀譜之事,也告訴了張天元。
他也終於知道了那刀譜的名字:《天罡刀譜》。
《天罡刀譜》中記載的正是天罡神朝皇家流傳出來的“天罡三十六刀”。
這套刀法並不是什麼高深武學、絕世刀法,其刀譜,各大書局均有銷售。
天下練刀之人,練過這套刀法的更是不計其數。
不過他們練的大多都是殘本,莫仙子送給葉豐的,則疑似是全本。
因為刀譜中夾著幾張行動坐臥的圖。
葉豐把那幾張圖畫出來給張天元看,卻是直接把他嚇了個半死。
“這,這難道是先天罡氣的修煉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