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豐去了哪裡?
他其實哪裡都沒去,一直都在外城待著。
皇都外城不乏令人驚歎的好地方,如仙臨湖,如天魁花海。
而那樣的地方,大多都建有內城權貴之家的彆墅,如皇家彆苑。
風景秀麗仙臨湖,金碧輝煌大彆墅,當然沒有普通百姓的事兒,普通百姓便是靠近這些也可以是犯罪。
可這樣的地方畢竟隻是少數,外城大部分地方居住的還是普通百姓,或者比普通百姓還要貧窮些的窮苦百姓。
有條件的誰不想搬去治安更好、機會更多的內城?能“堅守”外城的可不都是沒辦法嗎?
玉臨風將鶯歌的屍體帶走,葉豐盤坐柳樹下發了很久的呆,這才漫無目的的在外城四處的遊蕩。
他遊蕩到了權貴之家的彆墅區,剛剛靠近,就被幾個巡夜的發現了。
此時的葉豐光著膀子,身上還沾著血,看著就不像善茬,可巡夜的比他還要惡,幾句喝罵之後便是棍棒伺候。
葉豐沒有還手,他心情不好,實在懶得打人。
於是他跑了,那些人把他追到荒郊野地,見實在追不上了才放棄。
這就明白他們為什麼被稱為“狗腿子”了。
當著狗的麵跑和當著他們的麵跑,他們的反應與狗出奇的一致。
都費腿。
葉豐繼續走著,越走越荒涼,他想找到大路,可大半夜的,外城也不像內城燈火輝煌,想看到大路在何方也不容易。
好在他走了沒多久,就遇到了一堵圍牆——不是城牆是圍牆,看這牆的高度和長度,想來應該是某個大戶人家的院牆吧。
沿著院牆,找到正門,或許就能找到大路了。
葉豐這麼想著,便沿著圍牆前行,正門沒見到,倒是看到了一個豁口。
不是倒塌的豁口,而是刻意留下的豁口,那豁口比一輛馬車稍寬,葉豐走到豁口處,探頭看裡麵,見到的卻是破舊的房子和臟亂的路麵。
原來牆裡麵是窮人聚居的地方,也就是皇都的貧民區。
貧民區當然是臟亂差的,風景肯定也不能好看,於是便有了這麵牆。
這麵牆的作用隻是擋住眼睛,眼不見為淨嘛。
葉豐看到了一點亮光,想了想,便走了過去。
那是一個小酒館。
酒館很小,一間門麵,三張桌子,一條長長的櫃台,櫃台後有一個老人。
此時正有三個光膀子的精瘦男人圍坐一張小桌子。
桌上一盤花生米,一盤蠶豆花,三大碗老酒,精瘦男人們則唾沫星子亂飛的喝大酒、吹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