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大寧北疆軍事重鎮。
此時戰爭陰雲籠罩。
“隆隆”
戰鼓隆隆,三裡之外,就是韃子三十萬兵馬駐紮的軍營。
蔓延足足十幾裡,東西跨度三四裡!
與以前韃子各部分散行動,南下劫掠不同。這次韃子聯合一起,三十萬兵馬,兵臨大同,很明顯不再是簡單的打草穀。
而是有更大的野心。
“加強防禦!”
大同都指揮使陸秋,麵色凝重。
大同處於長城一段最重要的防禦之地,大同城也並不是很大,屯兵三萬有餘。但是麵對三十萬韃子,陸秋也是心裡打鼓。
韃子攻城是致命弱點,但是韃子劫掠不知多少大寧百姓,讓他們拿起武器衝殺在前,讓他們攻城。
彌補了韃子攻城手段單一的不足。
也因為大寧邊鎮守軍,多少對於這些口中喊著自己人的韃子仆從軍有些憐憫,有些同種同源的親近,而讓大安邊鎮吃了不少苦頭。
你憐憫?
這些仆從軍,隻會殘忍的殺死你!
“通知朝廷援兵,隨時填補大同兵員不足。”
韃子騎兵凶殘,就算是下了馬也是極其悍勇,守城屬於占據地利一方,但是每次韃子南下,大寧守軍都是死傷慘重。
三十萬韃子兵馬,硬磨,也能耗損大寧有生力量。
這是一場長時間的戰鬥!
必須要做好長期防禦的準備。
“大人。”
大同指揮同知呂正在一旁提出建議:“下官認為,應當出城,多置陷馬坑,也應該引來河水,填充護城河。”
“哪有那麼簡單?”
陸秋歎息一聲:“護城河乾了多年,陷馬坑韃子能夠填補,費時費力,還有危險,不值得。”
“大人。”
指揮僉事白鋅提出建議:“大同城中有騎兵三千,下官願意帶著三千騎兵襲擾韃子軍營。”
“太冒險了。”
韃子騎兵三十萬,三千騎兵就算是襲擾,也是對韃子造成無關緊要的困擾。一旦韃子派出一個千夫長,帶著韃子騎兵追擊
大同城中這僅有的三千騎兵,就會全軍覆沒。
韃子騎兵一人三馬,速度極快且,都是良馬。大寧騎兵,少有良馬,就算是通過特殊渠道獲得戰馬,也是不如韃子戰馬。
大寧戰馬,有一部分是自己養的戰馬,有一部分是從草原,通過各種渠道買來韃子不傻,賣的戰馬並非最好的戰馬。
這也導致大寧騎兵速度不行,騎兵作戰戰力不如韃子。
這時候派出騎兵,隻能讓他們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