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砰!
砰!
某個球場內。
兩組雙打在強勢對打。
強勁的擊球聲,聽得人耳膜震痛。雙方擊球的威力,都非常沉重。
這種力量型的比賽,仿佛拳拳到肉的對決,看得人很是過癮。
“這兩個家夥”
球場外。
都忍和中河內滿臉震撼。
他們沒有離開,而是在觀看這場,激動人心的對決。原本,他們認為,這兩個初中生絕對會被伊達男兒和伴力也輕鬆解決。
卻沒想到。
河村的身體便倒飛出去,咣的一聲砸在鐵絲網上。
伴力也甕聲甕氣的說道。
現在,更是感覺到了撲麵而來的沉重感。
就說眼前的兩個初中生,在力量本就不占優勢的情況下,技術方麵不及格的話,這場比賽就凶多吉少了。
“隻有這種程度嗎?”
“哼!”
顯然。
見狀,河村和樺地都變了臉色。
“正常的力量碰撞,他們雖然不如這兩個人,但也不會這麼吃力。真正的原因,是力和技的運用。”
性格單純的河村,當場就被激怒了。
“這,這種威力.”
兩人不僅擋住了最先的攻勢,看這樣子,似乎還堅持下來了。
看到這球,伊達男兒眼前一亮。隨即跨步上前,揮拍抽打過去。
“力也。”
兩名高中生的身上,赫然是爆發出了沉重的壓迫感。
就是有太多的像眼前這四人一樣,偏科型的選手,綜合五維才顯得重要。
畢竟。
不過。
“這兩個初中生的力量都不弱。”
兩人算是石田銀之外,初中生裡麵力量最強的選手了。可剛才的比賽,他們就已經感覺到吃力了。
先前的對決,他們根本沒有認真起來。
不過。
達到3點為及格,4點為良好,5點則屬於優秀的範疇了。
如果平均五維能夠有5點,總和也是能夠達到25的程度。排入一軍前十,非常輕鬆。
“來得好。”
“嗯。”
掛在鐵網上的河村,抬頭難以置信地說道。此時的他,額頭被劃傷了,鮮血不斷的流淌下來。
後續的對決,河村和樺地每接一球,都是滿臉猙獰,無比用力的表情。
他長相凶悍,身材魁梧,但實際上並非是力量型的選手,而屬於技術流。
都忍點頭道:“伊達男兒和伴力也的技術,都是5點。這兩個初中生的網球技巧,明顯沒有達到及格範圍。”
砰!
砰!
砰!
果然。
感受過對手的實力後,額頭有著疤痕的灰發青年伊達男兒沉聲道:“給他們準備好棺材!”
“嗯。”
伊達男兒看向對手,眉頭輕挑的開口嘲諷道:“你們兩個,也太讓人失望了。”
按照黑部對五維的劃分。
中河內開口。
轟!
霎時間。
下一刻。
“唔”
他咬緊牙關,用儘全身力氣,打出了自己最強的爆裂波動球。
“男兒之春!”
他卻還是掙紮著從上麵脫出,一瘸一拐的朝球場走過來。
“哦?”
見狀,伴力也頗為吃驚地道:“中了一記【男兒之春】,竟然還能下地行走?”
“唔。”
伊達男兒也眯起眼睛,頗為驚訝的審視麵前的棕發少年。
或許,對方的技術的確沒有達到及格的水準。但這份精神力,卻是值得稱讚的。
當然。
他稱讚對手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用他認為足夠強的絕招,向對方表示敬意。
“.”
球場上。
不善言辭的樺地,看到同伴傷痕累累的模樣,張了張嘴卻又不知該說什麼。
深吸口氣。
他抬起頭,那雙木訥的眼睛,無比淩厲的朝對手的方向看過去。
砰!
很快。
高中生發球。
河村咬牙的將網球打了過去,身體卻連續的後退幾步。見狀,樺地橫移過去,用身體擋住了對方。
“友情的羈絆嗎?”
伊達男兒眉頭輕揚:“就讓我來測試下,你的這份責任,到底有幾分的分量吧!”
唰!
驀地。
他抬起球拍,猛地朝網球抽打過去。
“男兒之春!”
轟!
爆裂般的擊球聲響起。
一道不下於石田銀八十式波動球之上的光柱,纏繞著藍紫色的電弧,徑直的朝著樺地飛了過去。
顯然。
這位高中生並沒有乘人之危。
“喝啊!”
對此,樺地絲毫不退,他低喝一聲的舉起球拍,猛地揮拍爆抽過去。
轟!
爆裂聲音再度響起。
在都忍、中河內和伴力也等人震撼的目光下,光柱倒轉飛了過去。
“這是.”
伊達男兒也下意識瞪起眼睛:“我的.男兒之春?!”
他怎麼也沒想到,對手竟然打出了他的絕招。
轟!
網球落地。
沉重的威力,掀起地麵沉沉氣浪。落點位置,更是不堪承受的出現了數條筷子粗細的裂紋。
“這種威力.”
伴力也瞳孔一縮。
隨即,他抬起頭,無比愕然的看著麵前麵額寬大,一副木訥表情的少年:“這家夥真是初中生嗎?”
要知道。
不論是他還是伊達男兒,在這種年紀的時候,根本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水準。
“力也.我決定了。”
丟掉1分的伊達男兒,看著對麵雙手顫抖的樺地和身形搖晃的河村,不由的笑了起來:“把徽章給他們吧,我很期待,他們真的能跨入那個領域。”
那個領域?!
伴力也聞言身體一顫。
他很清楚,伊達男兒所說的領域為何。那是他們追尋了三年,卻始終無法得窺門徑的領域。
日本u17,唯有鬼和杜克達到。
整個世界上的高中生,能夠達到這一層次的,更是少之又少。
而現在。
他們在麵前這兩個少年身上,看到了能夠觸及那個領域的品質和才能。
唰!
唰!
隨後。
兩人將徽章扔了出去,被樺地和河村接住後,他們轉身便離開了。
“這兩個家夥”
都忍愣了下,有些幽怨的看了眼伊達男兒和伴力也離開的方向。隨後,又羨慕的看向樺地跟河村。
“這是他們應得的。”